徐達沉默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去回應眼前這個孩子的異想天開。
當下,北元雖然屢有犯進的舉動,但基本都是無足輕重的襲擾,很煩,可成不了氣候。
同樣的,大明想打出去也沒有那麼輕鬆,畢竟就賬麵數字來說,北元目前的勢力的確橫跨了草原和遼東,兩年前還占著雲南。可戰之兵保守估計也有二十萬,要知道,納哈出就對外宣稱自己手握二十萬大軍。
麵對這樣的態勢,大明的北伐軍事策略依然和往常一樣,攻陷屏障,拆除羽翼,最後使其勢孤絕援。
現在雲南已經拿下,對遼東的小規模蠶食和削弱也在繼續,等下次北伐拿下遼東後,躲在草原的北元就將失去任何翻盤的機會。
也正式因為總體上的態勢是大明在攻,北元在守,所以納哈出也一直龜縮在了遼東,根本不敢出來。
現在就算有假太子這個誘餌,本質上也輪不到遼東的納哈出出兵啊。
“徐爺爺覺得這不太可能實現?”
這個稱呼依然讓徐達感到難以接受,他清了清嗓子後,便嚴肅地點了點頭。
“我也覺得很難,但事在人為,這也是我堅持跑過來的原因。”朱雄英也很認真地給出了自己的回複。
徐達聽著朱雄英的話,忍不住眉頭緊皺,他不太敢相信自己的判斷,可有些事他必須問清楚,“殿下,您說事在人為,自己堅持跑一趟的意思是,您策劃了這次假太子出行的事?”
朱雄英點了點頭,“四叔建議我爹去祭孔時一點點想到的。京城發生了什麼事,您應該是知道的,不能總是我們被動挨打是不是,還擊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我也想借這次機會,把錦衣衛負責對外情報的人員,散到草原上去,為以後徹底打垮他們鋪路。”
徐達麵色如常,但心中的震動難以用言語形容,一個十歲的孩子居然在思考這樣的事情,先不管是否能成功,光是有這樣的認知就已經讓人不敢輕視了。
而徐允恭則同樣感到不可思議,他原本以為這一切都是皇上的安排,至於為什麼皇長孫一定要跟著過來,估計就是貪玩,或者真的跟醫療看病有關,哪怕他覺得這個解釋很扯,所以他依然傾向於這個孩子就是貪玩了。
一旁的常升此時並沒有多驚訝,自從這小子給他分析過朝局後,他就已經對這種事看淡了,不僅如此,他還感到一點憂愁,隻能在心理感慨道:
“這孩子,以後難伺候了。”
雖然徐達現在的心緒很複雜,但對底線的認知他是從來都不會去逾越的,這件事可不是小孩子的遊戲,它牽扯到無數人的性命,更關係到整個大明邊防的形式。
曆史上有太多這樣因為紙上談兵,導致國朝動亂的“天才”了,他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看護下。…。。
“長孫殿下,您準備怎麼去引誘納哈出帶主力出遼東呢?”徐達問道,如果這件事涉及到什麼軍事調動,或者要用軍隊去搞什麼誘敵深入,他會立刻拒絕。
“我目前的想法是,北平一帶的防線他是打不動的,所以我想讓他帶兵奔襲宣府。”朱雄英說道。
徐達的腦海裡自動地就形成了這條行軍路線,不是不行,但還是沒有解決納哈出為什麼要出兵的原因。還是那句話,截殺個誘餌,用不了和林和遼東一起配合。
“山西,是天下大亂後,中原各地百姓庇禍的重要聚集地,另外還有膠東,湖廣。”朱雄英擺了擺手,表示自己跑題了,“山西不僅是中原漢人逃避戰亂的地方,也是蒙古人逃避戰亂的地方。”
“所以山西方麵,有很多潛藏起來親蒙官吏與地主勢力。假太子隻是第一環,山西可能的全境皆反,才是重頭戲。這塊肉,北元想吃下去,就不能隻用幾萬人。”
徐達微微一怔,然後忍不住思考起了整件事的可能性,如果山西這個誘餌真的能起作用,那北元王庭一定會調納哈出遼東,因為山西人口眾多,就算拿不下來,光是劫掠一番也是極大的收獲,到時候帶著劫掠來的老百姓北上,也需要足夠多的部隊掩護。
“另外,遼東方向,大量的北元官僚王公也聚集到了納哈出的旗幟下,也就是說他有另立王庭的實力。就這個情況,北元的那個皇帝會不明白?”
朱雄英頓了頓。
“徐爺爺,自古北方遊牧民族想成功在中原站住腳跟,必須要有河北或山西的支持,現在看見一個有可能拿下山西的機會,他們願不願賭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