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頓了頓,繼續說道:“所以啊,父皇決定先安裝一個避雷針,讓我們朱家的這幾棟大房子不至於被劈了,那官場上至少可以安靜一些。”
其實對於天人感應,皇權神授這兩個概念,朱標本身也很矛盾。特彆是天人感應,它的確是對皇權的一種限製,這天下要是出了什麼大事,當皇帝的就要出來向上天謝罪。在了解了大明後續的曆史後,朱標覺得這種謝罪有一部分是在給那些當官的背鍋。
皇帝給當官的背鍋,就很倒反天罡。
但如果真的去否定了這一套東西,那就意味著皇帝要去連帶著否定自己就是天子的說法。
這樣一來所引發的後果是可以預見的。那些普通百姓或多或少的都會去想,你既然不是天子,又憑什麼坐到那個位置上去呢?你的法統又來自哪裡呢?更重要的是,沒有了天子,就沒有了特殊性,那是不是意味著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去爭一下這個皇位了。
朱標很清楚,天人感應這套東西,其實本質上是在給皇帝一個拋棄責任,同時又能獲得無限權力的借口。這種借口的體現在於,皇帝可以接受懲罰,但這個懲罰來自於上天,而不是來自於民眾。
也是基於這一點,這位大明太子和那位大明皇帝,對於朱雄英提出的人皇概念都頗為抵觸。皇帝要向天下的百姓負責,皇帝合法性的來源之一,在於百姓是否能過上穩定的日子。
這種說法可比皇帝去替百官背鍋還要倒反天罡。
高高在上的皇權是不能向百姓低頭的,老百姓過得好不好,都是皇帝的恩典。這是一種上層能對下層進行無責任,予取予求的理論設計。
在這個過程中,皇帝隻需向所謂的上天負責,隻有上天才能降下對皇帝的懲罰。哪怕皇帝無道,也是因為上天想懲罰皇帝,所以才讓給了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一個救世主,讓這位救世主重建一個新的天下。
這樣的順序是不能有錯的。
至於這樣的理論設計會不會因此成為官員限製皇權的工具,其實這對於皇帝來說真的不是那麼的重要,因為比起讓老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皇帝更在乎那種能隨時隨地,毫無代價的向天下榨取財富的權力。…。。
所以在朱元璋和朱標看來,天人感應這種事還是不要去推翻的好,出了什麼問題,祭個天就能忽悠過去了,要是真把皇權的合法性跟老百姓掛鉤了,那就意味著出了問題,就要真的花費人力物力去解決了,實在不劃算。
在場的大臣們自然不知道這對父子的真實想法,所以他們此刻感到了格外的困惑。
他們都清楚的知道,當今這位陛下對法統這一問題有多在意,可以說在意到了近乎偏執的狀態。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便是這位皇帝曾經斥責過老百姓能擅自祭天這件事。和上天溝通必須隻能由天子一個人去完成,老百姓怎麼能做天子才能做的事呢?
很荒誕,但朝臣們有一個算一個對此都樂見其成,法統嘛,給了你地位,也成為了你的束縛。
所以眾人在此刻實在有些不理解,太子殿下為什麼會去講解所謂的雷電原理,不管是不是真的,這條原理都在違反皇帝心中的那份偏執。
聽完太子的一番說辭,張玉差點來了一句,天命不足懼,人言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好在他收住了。
高度敏感的政治嗅覺告訴他,彆參合,一切都給我左耳進,右耳出。接著他還在心底裡真心地祈求,這個避雷針,避雷帶什麼的一定要管用。要不然,這老天劈了個雷下來燒了個大殿是小事。駁了大明皇帝和太子殿下的麵子可就是大事了,到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會因此尷尬不已。
想著這些有的沒的,張玉很快就跟著太子來到了謹身殿前。
他是沒有資格參加禦前會議的,他也有些不明白太子為什麼會讓自己跟來。
謹身殿的布置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如果說之前看見的大明皇宮已經比曾經的元大都壯美了無數倍,那當下的謹身殿的陳設,就比元大都的那些陳設怪上了很多倍。
不止是他這樣看的,其餘的朝臣在走進謹身殿時也或多或少的感到了一抹驚訝。
大殿的中央不再是以往開會時用的那張長桌了,而是一張類似於等腰梯形的扇形大桌麵。四個邊自然都放好了配有軟墊的座椅,座椅前的桌麵上則是一塊寫有名字的立體銘牌,很顯然每一個名字對應每一位要到會的官員。
太子身後的幾位大臣看見寫有自己名字的銘牌後,都不免加重了呼吸。
整張桌麵上底的位置,擺放著一張雕花龍椅,龍椅旁還設有一張同樣有精美龍形雕刻的木椅,隻是比真正的龍椅看上去要小了一些,但也比官員們坐的椅子要大上了一圈,這顯然就是太子的位置了。
就在眾人驚喜於這種改變之時,徐達走進了大殿,向太子行了一禮。
“見過魏國公。”張玉拱手行禮。
徐達微微頷首。
“魏國公先去坐下吧。”太子輕聲地叮囑道。
“謝殿下。”說罷,徐達走到了龍椅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坐了下來。其餘的人自然沒有這種待遇,太子沒坐,他們可不敢去坐。
“這間大殿,就是以後大明推動所有重要國政的地方了。”朱標對張玉說道,“未來,你能不能在這裡掙到一席之地,就看你之後的表現了,不要讓孤失望。”
“臣惶恐!”張玉這下明白自己為什麼會被帶來這裡了,“臣一定謹記陛下和太子的教誨,為陛下和太子肝腦塗地!”
朱標點頭,“你的夫人和孩子應該也見完母後了,你到殿外去等一下,到時和他們一起回去吧。這段時日先好好休息一下,享受一番天倫之樂,日後你身上的擔子會越來越重。”
“謝殿下愛重!”張玉是真的感激不儘。在退出大殿前,他還感受到了幾位國朝肱骨的羨慕眼光。
在太監的帶領下,他來到了通往後宮的側門旁等待著,當他見到從後宮出來的妻子和兒子時,他也看見了大明皇帝帶著幾名朝臣,走進了謹身殿內。
拉著老婆孩子一起,遠遠地行了一次叩拜之禮後,他便出了宮。路上忍不住思考起了太子殿下的話,自己有一天能走進那間大殿嗎?39288846。。
等待日出的月亮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