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突厥的這些使臣們在一片喧囂中,被錦衣衛們毫不留情地拖了下去。
一時間,整個含元殿陷入了死一般的鴉雀無聲。
各國使臣們呆立原地,心中無不掀起驚濤駭浪,他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中滿是惶惑。
誰都未曾料到,大唐在麵對西突厥的挑釁時,竟能如此果敢決絕,全然不顧及那令人望而卻步的“兩路開戰”的嚴重後果。
畢竟,這兩路同時作戰的艱難程度,絕非言語所能輕易形容。
單是那複雜的補給線,就成為了幾乎無法解決的棘手難題,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在戰爭的泥沼中舉步維艱。
此時,穆罕默德緩緩抬起了頭,他的眼神中閃爍著驚疑不定的光芒。
作為來自阿拉伯帝國的使者,他憑借著自己豐富的閱曆和深刻的見識,比在場的其他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曉,一個大國若要開啟兩路戰場,將會麵臨怎樣難以想象的困境。
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對於國內百姓而言,無疑是一場沉重的負擔。
哪怕戰事進展相對順利,能夠較快結束,國內的百姓也至少要耗費兩年的辛勤勞作成果,來填補戰爭所帶來的巨大消耗。
而那高句麗,他也曾通過多方渠道有所了解,這確實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其軍事力量。
地理環境以及民族韌性等諸多方麵都有著獨特之處。
依他之見,大唐想要將其征服,必定要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交織、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大唐卻依舊表現出這般強硬的姿態,這讓他不禁暗自猜想。
大唐此番究竟是真的擁有雄厚無比的實力,能夠胸有成竹地應對雙線作戰的壓力,還是僅僅隻是在虛張聲勢,以看似強硬的外表來掩蓋其內部潛在的危機呢?
不過,穆罕默德並未在這個問題上過多地糾纏與深入思考下去。
當下阿拉伯帝國與大唐之間還維係著一個相對穩定且互惠互利的友好階段,至於未來兩國的關係將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展,那充滿了無數的變數與不確定性,實在難以預料。
齊先生站在大殿之上,臉上始終保持著那副讓人難以捉摸的笑眯眯神情,他的目光溫和卻又帶著一種無形的威懾力,緩緩地掃過在場的各國使臣。“
諸位,莫要驚慌害怕,我大唐自古以來便是聞名於世的禮儀之邦,一直以來與諸位所在的國家,都秉持著和平共處的交往理念。”
他的聲音平和,微微停頓片刻後,眼神有意無意地在那些來自小國的使臣身上輕輕掠過。
“在場的各位,大部分都來自於我大唐的附屬國,我大唐作為宗主國,多年來對你們關懷備至X可曾有過一絲一毫虧待你們的地方?”
“每年賞賜給你們的那一箱箱精美絕倫的琉璃,那都是貨真價實的珍寶,難道還能是假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