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辮子(1 / 2)

兩儀殿內,朱紅色的立柱高高聳立,殿頂的藻井雕飾繁複精美。

李承乾身著龍袍,端坐在那雕刻著龍紋的太師椅之上,他目光深沉地注視著前方,正與內閣成員們進行著一場關乎大唐接下來走向的會議。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內閣齊聚在此一起商議,這事情就小不了。

齊先生一襲素色長袍,神色淡然平和,靜靜地站在一旁。

王珪身著朝服,頭戴官帽,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

馬周身形清瘦,麵容卻透著幾分堅毅,此時也滿臉愁容,雙手交握,似乎在思考著如何措辭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陳福生和趙浮生二人並肩而立,他們不時地交換著眼神,眼中的不安清晰可見。

狄仁傑一襲黑色官服,神情肅穆,目光深邃,仿佛在沉思著什麼,手中的笏板被他緊緊握住。

武媚娘身姿婀娜,卻也神情凝重,蛾眉輕蹙,站在一眾大臣中間,散發著一種彆樣的氣場。

而今日所探討的話題,除了齊先生依然保持著那份雲淡風輕的姿態外,其餘眾人皆眉頭緊皺,麵色沉重。

隻因陛下今日所言,實在是太過驚世駭俗,完全超出了眾人的想象。

陛下竟然打算恢複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之盛況。

遙想當年,漢武帝力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便如同一位無形卻至高無上的精神帝王,深深地紮根於世人的靈魂深處,成為了整個社會的精神主宰。

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這些儒家的核心理念,宛如一條條無形的鐵鏈,緊緊地束縛著人們的言行舉止,也構成了朝廷長期以來穩定運轉的基本規則。

在場的每一位內閣成員,都知道儒家學說實則是皇帝用以駕馭天下、掌控人心的精妙手段。儘管他們心裡明白這一點,但在現實中卻不得不遵循儒家所製定的各種繁文縟節行事,絲毫不敢有所違背,這便是儒學那令人敬畏甚至畏懼的強大力量所在。

可如今陛下卻要親手打破這個在人們精神世界中屹立千年的“皇帝”,在眾人看來,這無疑是自斷臂膀的危險之舉。

當下的大唐,疆土正不斷地向外拓展,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形形色色的百姓。

在這樣的關鍵時期,陛下的權威和影響力必須如同參天大樹的根係一般,深深穩穩地紮根於百姓的腦海之中,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大唐的根基穩固,不至於陷入混亂動蕩之中。

可若是在此時貿然開啟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麵,讓各種各樣的學說蓬勃興起,相互爭鳴、相互衝突,屆時人心必定會陷入迷茫混亂,各種潛在的矛盾也會隨之激化,天下大亂的局麵恐怕將難以避免。

“陛下,”馬周率先打破了沉默,他上前一步,麵容誠摯,眼中滿是懇切地說道,“臣以為革新思想這等大事不妨暫且擱置一下。

如今我大唐新添五道,然而這些地區的局勢尚不穩定,各方勢力錯綜複雜,我們還未能將其徹底掌控。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陛下急於革新思想,臣擔心會引發更多難以預料的問題,所以臣覺得還是等待合適的時機為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