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如往年一般,港島開始進入了‘蒸籠時間’,汗津津的港人嚼著衛東辣條,喝著王老吉涼茶,儘情排遣著體內的濕氣。
朝島戰爭雙方最後一次談判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世界,隨著那條大名鼎鼎的‘和平之線’劃定,大半個亞洲都放下了心來;就像是有一片清涼的風瞬間吹遍了港九,這個被戰爭影響了足足三年的東方之珠,就像是忽然被人擦去了覆蓋在表麵上的沙泥,猛然煥放出爍爍光華。
其實從50年下半年開始,港島的經濟就一直在恢複和持續發展中。雖然受到戰爭影響,導致港人置業需求並不旺盛,地產價格經曆了長達一年半的下跌過程,而整體物價卻是呈現為上行曲線,到53年初,港人的平均收入已經突破了百元大關,此時一名軍裝差人的月薪是180元。
織造業、五金業、倉庫業、橡膠業、洋行業......各行各業都有良好的發展,尤其在停戰消息傳出後,金融和房地產業,更是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
這一點周文強的感觸最深。
朝島‘和平之線’劃定後的一個多月間,恒生銀行吸收的儲蓄就上漲了足足七成,放出的貸款也同期環比增長了百分之五十五,收放款比例極為健康。
在地產方麵,繼港島地產大王鄭裕童於跑馬地興建藍塘彆墅後,已經有不少地產項目聞風而動,其中就包括了周文強的戰友兼老朋友雷英東,以及關係微妙的李家成等人。
李家成確實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在這個世界他硬是靠著‘借東風’、利用神州公司的海上黃金路線和歐美那邊的關係,比真實曆史上更早兩年推出了自己的塑膠花,並於兩年前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百萬港幣!
在這兩年時間內,李家成靠塑膠花工廠和王老吉涼茶的‘袋加工’業務,硬是被他積攢了三百萬資金,並大膽進入房地產市場,準備像曆史上那樣,實現一次‘三級跳’。
而且他的膽量極大,眼光極準,出手時間也隻比周文強晚了不到半年,而且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在新界購入的幾塊地皮連周文強都瞞過了。
要知道,他動用的這三百萬資金中,至少有兩百萬是‘黃河實業’的錢,其中多半還是周文強的股份。
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哪怕他現在還隻是一隻小狐狸,也不能輕視啊......
看著‘天眼’給出的調查資料,周文強笑著搖了搖頭。好你個老李!後世你炒地皮炒得天怒人怨,沒想到這毛病是從年輕時代就落下來的?
顯然,李家成購入這幾塊地皮,根本就沒想著要開發利用,而是準備直接轉手賺差價!
港島的房地產生意,本來就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如雷英東那般既賺錢,也要為地區發展服務,購入地皮後,要經過一係列的動遷、開發、出售,資金回籠.......這樣就叫做‘房地產’,在自己賺錢的同時,也會改變地區環境、拉升地區經濟。
還有一類,就是如李家成這般,低價購入地皮、高價出手,捂地等熱,大賺差價,這叫‘炒地’!
完全就是資本遊戲,自己賺得盆滿缽滿,卻對地區發展毫無益處,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在有關李家成的資料上打了個叉,隨手扔到一邊,周文強看了眼站在麵前的蔣文滔道:“目前北望集團能夠調集多少資金?”
蔣文滔一臉為難地道:“老板,北望安保公司自從岑女士接手後,雖然談不上有多大盈利,卻已經不再拖集團的後腿,本來日子會變得好過些,可又出現了‘真龍電視台’這個虧損大戶......”
“還有,我們雖然在朝島戰爭後期就逐漸恢複了部分海上黃金路線,可是戰爭一停,運輸禁運物資的生意可就沒了;北望旗下的飲料和各種方便食品雖然賺錢,畢竟都隻算是細水長流......現在公司的現金雖然不少,可如果去除掉戴維森當初賠償的那筆錢,其實也沒剩下多少,畢竟家業大了,就有大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