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0年魏長纓當過國青隊領隊之後,隻要是他能管得到的國字號球隊都會不計成本的堆教練和工作人員。
體能教練,守門員教練,定位球教練,數據分析師,理療師等等人員分工明確,支撐著每一支隊伍。
有人會吐槽他小題大做,把錢花在了刀背上。
可是他並不在乎。
球員的素質可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
有些球員一年都上不了幾堂戰術課,對於比賽時的戰術指示有時候全憑感覺在執行。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歐洲球員上去就能改變比賽的結局。
這當然跟戰術和比賽閱讀能力有關,更加跟他們日常的訓練密不可分。
聽懂主教練想要什麼,也是足球智慧的一部分。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魏長纓就是要給這些中國球員更多的職業足球的內容,讓他們這代青年球員成為中國足球實力的沉澱。
-----------------
“不出意外的話,日本隊仍然會使用442來應對明天的比賽。
大家重點注意幾個球員。
遠藤航,2015年代表湘南美海J聯賽出場31次,打入5球。主要的位置是中前衛,但因為日本隊中場人才過多,現在打的是右前衛。”
於根偉講解著對方球員的特點。
領隊劉紹炎在一旁聽著,像球員一樣記著筆記。
23歲的球員,在頂級聯賽就已經出場31次了。
再往前翻,之前的湘南美海在J2聯賽,遠藤航14年出場38次,13年出場17次,12年出場32次。
橫向比較任何一個中國球員,能超過他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