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火鍋店、麻辣燙、小吃攤之類商用魚丸魚豆腐,才是埃及塘虱魚丸魚豆腐的核心客戶。
這些客戶群體隻關心一個問題,價格足夠便宜,味道和口感隻要過得去,他們就會源源不斷采購。國泰的魚丸魚豆腐批發價為每公斤50塊錢,使用羅非魚和馬鮫魚之類的魚肉作為原材料,加上其他的成本,每公斤綜合成本在35塊錢左右。
看起來有15塊錢的毛利潤。
但國泰的魚丸魚豆腐產量太低了,其核心產品是冷凍羅非魚魚片。
有時候,決定成本的因素之中,還要考慮到生產規模的影響,生產規模越龐大,綜合成本也會隨之變小。
每公斤50塊錢的批發價,這會讓下遊的餐飲店減少采購量,也會讓消費者減少購買的欲望。
就以常見的街邊小吃咖喱魚丸為例子,10塊錢的咖喱魚丸,還不到100克。
根據餐飲行業的46規則,如果一個餐飲產品的毛利率達不到40%,那大概率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畢竟毛利率40%,這是沒有扣除人工費用的。
很多餐飲店都是夫妻檔、家庭小作坊模式,這種小店鋪的菜品如果沒有40%的毛利潤,還不如去工廠打螺絲。
一份10塊錢的咖喱魚丸,含有80~90克魚丸,成本就是4~4.5塊錢;咖喱醬、番茄醬等調料0.5塊錢;水電費、設備折舊算0.5塊錢;一次性餐具0.5塊錢。這些加起來的成本就是5.5~6塊錢,毛利率40%~45%。
如果咖喱魚丸的批發價下降為每公斤35塊錢,80~90克魚丸,就是2.8~3.15塊錢。
這就存在兩塊錢的降價空間。
為什麼要降價?
答案這自然是薄利多銷。
如果在份量不變的前提下,價格下降為8塊錢一份,那銷量大概率會提升不少,但是每一份咖喱魚丸的毛利率並沒有下降。
銷量大增的情況下,整體毛利就會增加。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源頭廠家。
江淼給林吉利解釋了一下:“如果你們要使用埃及塘虱作為原材料,除了采購埃及塘虱的成本,一噸埃及塘虱需要再養殖28天左右,大概需要消耗特調飼料300公斤,特調飼料是每噸6000塊錢。”
“加上其他成本,每公斤埃及塘虱魚丸魚豆腐,成本是8.5元左右,這是我們煙墩山魚丸廠的生產成本,而批發價則是每公斤30元,毛利21.5元。”
林吉利早就猜到了海陸豐公司的魚丸成本會很低,卻沒有想到會低到這種程度。
而林瑞豐則開口說道:“江總,不知道你心裡麵的授權費用是多少?”
“如果你們真的有誠意合作,每公斤15塊錢吧!”
“可以。”林瑞豐脫口而出。
雖然被海陸豐公司拿了15塊錢的毛利潤,但他們公司還有6.5塊錢可以賺。
隻要產能拉上來,彆說賣出十幾萬噸了,就算是賣出1萬噸魚丸,毛利潤還是6500萬。
而苦逼的國泰公司,去年的淨利潤才八千多萬。
雖然海陸豐公司拿走了絕大部分的利潤,可誰叫人家掌握著核心技術。
能夠喝到一口湯,已經是江淼照顧了。
怪不得林瑞豐秒回。
江淼笑著搖搖頭:“彆急,我還有其他條件,作為獲得我們授權的公司,你們在相關產品的銷售上,有必要和我們保持一致,比如魚丸批發價格和埃及塘虱收購價格。”
回過神來的林吉利點了點頭:“沒有問題,我們一定全力配合貴公司。”
“另外你們每個季度要收購的埃及塘虱規模,也需要提前一個季度告訴我們,方便我們向周圍地區統一發放定向養殖牌照,免得養殖戶一窩蜂亂來。”
“我理解江總的擔心。”
“到時候你們可以根據上一個季度的申報額度,直接從養殖戶采購埃及塘虱,這也可以提升生產效率。”
對於這一點,林吉利倒是非常清楚。
如果整個養殖周期都在自己的養殖基地內進行,國泰的梅攏鎮養殖基地有2500畝魚塘,每年隻能養殖4茬,大概隻能養殖出15萬噸埃及塘虱。
可如果改為收購已經可以上市的埃及塘虱,隻需要在魚塘流水池中養殖28天,這意味著一年有12茬,產能直接飆升到45萬噸。
當然,一開始肯定不會如此大規模擴張。
就算是養殖戶養得出來,國泰公司和海陸豐公司的魚丸生產線也吃不下如此龐大的產能。
江淼又補充道:“對於貴公司生產魚丸過程中的邊角料,我們公司會以每公斤1塊錢的價格全部收購。”
“可以。”林吉利知道海陸豐公司收購這些邊角料的目的是為了做魚粉魚油和飼料,而國泰公司並沒有相關的產業,隻能將這些邊角料賣給海陸豐公司。
一旁的黎子軒,已經將條件羅列好了,然後遞給江淼:“老板,您看一下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
江淼看了一眼:“補充一點,將魚丸魚豆腐改為埃及塘虱的深加工產品。”
隨著埃及塘虱產能的飆升,單單是魚丸魚豆腐兩個品類的深加工產品,大概率是消化不了太多產能的。
因此肯定要開發其他深加工產品,比如魚肉肉鬆、魚肉火腿腸、魚肉肉餅,還有各種火鍋丸子。
黎子軒趕緊將這句話添上去。
江淼轉過頭看向林吉利和林瑞豐:“如果林總沒有問題意見,我們就按照這個合作條款進行細化。”
“可以,不過我希望可以添加一個補充條款。”林瑞豐搶先說道。
“說說看。”
“目前我們雙方生產的深加工產品都是魚丸和魚豆腐,但是其他深加工產品還沒有研發出來,如果可以研發出新品,成本和銷售價現在是未知的,因此我希望簽訂的補充條款,就是新產品70%的毛利潤歸屬於海陸豐公司,不知道江總意下如何?”
“嗯…”江淼沉默了片刻,便點了點頭:“可以。”
“合作愉快。”林吉利笑著伸出手來。
兩人握了握手。
“合作愉快。”
林吉利有意鍛煉兒子,便提議道:“合同具體細節就由瑞豐和江總這邊討論,到時候我直接簽字就可以。”
“沒問題。”江淼自己也不太管理公司的一些小事情。
畢竟討論合同細節,交給蔣海波和法務部即可。
雙方又聊了半個小時。
林吉利父子倆便告辭離去。
而黎子軒也帶著江淼的指示,將這件事移交給總經理蔣海波,並將林吉利父子倆的聯係方式告訴他。
江淼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中午一點二十分了,洗了把臉後,活動活動了一下身體。
突然蔣海波敲門來訪。
“海波,有什麼事?是和國泰合作的事情?”
“不是。”蔣海波將一份文件遞給他,同時解釋了起來:“是這樣的,肯大雞公司想和我們公司合作,大批量采購我們的白鬆露。”
江淼翻了一下文件的內容,搖了搖頭:“價格太低,太掉價了,沒有必要合作。”
“我也是這個想法。”蔣海波清楚白鬆露的利潤有多高。
肯大雞公司隻願意給每公斤500塊錢的采購價,雖然采購量不小,可這對於海陸豐公司而言,並沒有什麼好處。
畢竟每公斤500塊錢的白鬆露,簡直是在自殺,銷量多又有什麼用,不僅僅增加了成本,還導致高價白鬆露市場崩盤。
作為一種高端調料,白鬆露必須有自己的價值定位。
類似於肯大雞這種西式快餐,如果也用大量使用白鬆露,那會給人一種白鬆露很廉價的感覺。
江淼瘋了才會和這種快餐巨頭合作。
更何況,這些快餐巨頭經常拿著自己的龐大渠道,對供應鏈上遊企業得寸進尺,比如那些雞肉、薯條原材料的供應商,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就在江淼拒絕了肯大雞公司的合作之後,他手機響了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