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坐著,我出去看看。”
唐言和長輩們說了一聲,趕緊從屋裡跑出來。
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
哭的不是自家妹妹小糖果兒。
是彆的小女孩。
哦。
那沒事了。
隻見姥姥家院子裡,除了小糖果,還有其他三個四五歲的小孩子。
正在哇哇哭的是小姨家的二胎女寶小丫丫,她今年五歲比唐果大兩歲,另外兩個是小男孩。
一個是隔壁家的小孫子叫什麼航來著,另外一個五歲小男孩不認識,應該也是姥姥鄰居家的。
唐言走過去哄勸了兩句,不哄還好,越哄小丫哭的就越凶。
他隻好將小糖果拉到懷裡,問她什麼原因啊,剛才玩的好好的也沒打架,咋就哭了。
“哥哥。”
小糖果奶聲奶氣道:“小丫姐姐說她媽媽特彆能吃,然後小航哥哥也說他媽媽特彆能吃。
小丫姐姐又說她媽媽一口氣能吃一頭牛。
小航哥哥說他媽媽能吃一頭大象。
小丫姐姐急了,說她媽媽能吃屎。
小航哥哥說他媽媽能吃一斤屎。
然後,小丫姐姐覺得她媽媽不如小航哥哥的媽媽厲害,就哭了.......”
唐言聽完臉都抽搐了,強忍著沒有笑出來。
現在的小孩子可真會坑媽啊。
“好了好了彆哭,哥哥給你唱首兒歌。”唐言想法子哄著。
一聽這話,小丫果然止住哭聲,淚汪汪的大眼睛看過來。
唐言的嗓音條件雖然比不上專業歌手,但是他怎麼說也是作曲家,太複雜的歌肯定唱不了,像一些簡單的兒歌還是沒啥問題的。
想了想,該唱個啥哄孩子好呢?
對了!
唐言靈機一動,這不是在姥姥家麼,那就來一首《拉大鋸,扯大鋸》吧。
等小朋友們都圍過來,唐言直接清唱道: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唱大戲。
接姑娘,請女婿。
小外孫子也要去。
今兒搭棚,明兒掛彩。
羊肉包子往上擺。
不吃不吃!吃二百......”
這是前世的經典兒歌之一,這個時空並沒有。
幾個小孩子一聽是完全沒聽過的新兒歌,像發現新大陸一樣,高興的手舞足蹈,吱哇亂叫:
“哥哥,再來一個。”
“好聽好聽,再來一鍋。”
“好好好,彆吵彆吵,再來一個彆的。”
唐言架不住吱哇亂叫趕緊求饒,接著唱道:
“門前大橋下
遊過一群鴨
快來快來數一數
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
真呀真多呀
數不清到底多少鴨
數不清到底多少鴨
趕鴨老爺爺
胡子白花花
唱呀唱著家鄉戲
還會說笑話......”
唱到這裡,唐言突然有點觸景生情,自己上輩子就是聽著這些耳熟能詳的兒歌長大的啊。
原本隻是哄孩子的行為,沒想到讓他陷入回憶中。
直到孩子們叫著再來再來,他才接著唱了一首小燕子穿花衣,然後又接一首《世上隻有媽媽好》。
之所以唱這首,純粹是為了讓他們記得媽媽的好。
媽媽的好寶啊。
可彆再吹牛逼,說媽媽吃屎還能吃一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