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宣傳短片看出了電影的期待感。”
“今年這部宣傳短片有東西,創意想法拍攝鏡頭都很到位。”
“要炸了估計。”
“除了春晚,還沒人能有這麼恐怖的號召力吧!這是驚動了整個文藝圈?”
“我看不止,應該是驚動了全國各行各業,牛逼春晚!”
“春晚好強!”
..........
屏幕裡宣傳片還在進行中。
真有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既視感。
頂級明星大腕藝術家方陣以後,是全國各行各業基層群眾的群像方陣。
粵省臨海地市的海鮮店主:“春晚啊,北方的笑話聽不懂啦!”
穿梭在城市森林裡的網約車司機:“春晚就是歇,這一年啊,就今兒能踏踏實實看回電視。”
專家學者捧著經典名著不屑的瞥了一眼鏡頭:“春晚?從來不看,俗氣啊........”
專家學者的太太這時插話了:“不看你怎麼知道俗氣啊,彆理他啊,矯情!年年說不看,年年他看的最起勁。”
商業大佬老馬:“對春晚的批評,就意味著對春晚的關注,一邊挑著毛病,一邊還看著,這恰恰說明它的重要性。”
身處海外的男華人:“春晚,我們在海外的華人看春晚,就是思鄉!”
同樣身處海外的女華人:“我們不像國內的觀眾那麼挑剔,演什麼節目我們都喜歡看!
一位給老伴喂飯,眉目中滿是知足的大爺:“春晚就是哄她開心!人老了就像個孩子一樣!”
...........
各行各業的人紛紛出鏡,訴說著自已對春晚,對新年,對團圓的理解。
或許人生不美滿,可在這歡度的一切,它就是完美的。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相聚就是喜悅。
春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重大節日,更是人們情感充電的時間,讓人們暫時停下來休息,然後再出發,是對世界文明的一種貢獻,是送給全人類的一份厚禮。
人間百態的群像最能撫慰凡人之心,因為他們就是其中一員。
一部短短四五分鐘的宣傳短片,和一首歌的時間也差不多,可帶來的卻是近些年來最和諧最有氛圍的網友熱評。
“過春節了,看到所有人都笑得這麼開心,我也很開心。”
“遙想到年,那時大學還沒畢業,姐姐還沒出嫁,家裡的大黃和咪咪都還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家四口圍著火盆在客廳吃零食等著看春晚,大黃在火盆邊趴著陪我們熬夜,咪咪窩在我腿上打盹,這些好像就是昨天一樣。”
“這片子的策劃和導演真有東西,不服不行。”
“注定載入史冊的宣傳片。”
“這誰受得了這聲音,感覺明天就春節了。”
“彆急,還有三四天了,到時候俺們一塊看春晚過大年咯。”
“春晚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已經不能簡單用一場晚會來形容了,更多的是大年夜人們的陪伴,已經成為新年俗了。”
“這一刻,國人心中過年的欲望,達到了頂峰..........”
“好壞都是記憶,記憶的好不是真的好,記憶裡的壞,也不是真的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