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應天府流民(求追讀!)(2 / 2)

要是這伍家小子如果真有興趣的話,自己教他一點也無妨。

也不枉自己大學學過這植物生態學,和植物資源學……十個學分,為期一個月的實地學習,恰好就是在南京周邊,要說這片地區的植物,他還是認得的,就是希望這幾百年不要說變得太多就好。

“是極為喜歡的。”朱橚歎了口氣,隻覺得喜歡又怎樣,自己作為周王,主業怎麼可能去做這種事情呢。

“喜歡我教你啊。而且不用去紫金山,先從城外周邊開始就好。”朱安寧說得隨意。

朱棣卻聽得人都麻了,怎麼這朱安寧什麼好像都會啊……

“朱哥,你還會這些啊……”

而朱橚,眼睛卻亮了起來。

植物學,在明初,可不是什麼受重視的東西。

朱橚雖然喜歡,但其實也就是自己在慢慢摸索而已,並沒有多少資料可以供他係統查閱。

隻是遠處突然又傳來了點騷動。

打斷了他們的對話。

朱棣踮起腳看了眼就知道不好。

是官差……剛才的鬨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官差前來查看,也是正常。

隻是自己和朱橚身份敏感,還有朱安寧在這裡,要去到府尹那邊解釋也是麻煩的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朱棣馬上就做好了決斷。

“朱哥,五弟,既然說城外周邊也有植物可供辨賞,那我們趕緊出城?”他推了推朱橚。

“啊,這就走了?”朱安寧則多少有點懵逼。

才剛進城啊。

自己就在大街上溜達了一圈而已。

怎麼又要出城了。

隻是朱棣和反應過來的朱橚,根本沒有給朱安寧反應的機會。

兩人一把夾住了朱安寧,就往城外走去。

——————————————————

朝堂上,朱元璋正在和群臣討論著關於太原等地旱災頻發的事情。

減稅甚至零稅,現在已然毫無用處。

因為無雨無水,根本就無法種植作物。

遠走他鄉成為了百姓們唯一的出路。

而朱元璋,也尋覓不到更好的法子,人,無法勝天,旱,就是旱。

就算現在開始興修水利,引渠過去,也解不了這燃眉之急。

若是那番薯和土豆,能早日種出來,也許還能緩解一下災情……但是沒有如果。

所以把流民遷往其他地方,就成為了唯一的解決辦法。

“平陽那邊本就旱災,現又遭了蝗災……前些日子說過了,儘快把人遷到應天府,江南一帶,這邊還有不少荒地。楊思義,你務必給咱盯緊了。”

朱元璋點了點戶部尚書的名字,算是階段性地了結了這件事情。

至此,早朝的大部分需要審議的事情已經結束。

那,是時候做更重要的事情了。

朱元璋抬了抬眼皮。

重新恢複了些精神。

然後掃了眼站在文官最前麵的胡惟庸。

那邊本來還應該站著李善長。

但是,今日,韓國公,李善長,以身體不適為由,告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