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爺……不學孔孟……他是想教什麼離經叛道的東西?”
“誰說不學。”朱元璋頓了頓:“隻是,他把重心放到了農學上。”
這個詞有點新鮮,但是也不算難理解。
李善長是疑惑出了聲,怎麼也想不出,學堂裡麵學耕田是個什麼玩法……
“農學?耕種?”
“對,就是學耕種,而且他已經先一步開始教老四老五他們一些東西了……據說,非常有意思……”
“伍爺……恕我孤陋寡聞,耕種這種事情……有必要到學堂裡去學麼?”李善長很不理解,所以他大受震撼。
其實不要說他。
朱元璋昨日聽戚祥回來彙報情況的時候,也是大受震撼。
他震撼的是。
裡麵詳細記錄的,朱棣和朱橚的筆記。
那些看似晦澀的內容,什麼磷肥骨粉開花結果,草木灰鉀肥能促高之類的。
朱元璋搜刮出了小時候的記憶,發現……這些說法和效果,居然都對得上。
隻是,這個總結的措辭,也太晦澀了吧……什麼氮磷鉀……氨又是什麼?
而且最後筆記中的,礦肥?
石膏能做肥料?
看記錄,他們居然還種了豆苗去試,這礦肥
是有效的???
朱元璋作為農民的兒子,確實是大受震撼。
本來以為朱安寧提交的那些方策,水利,農事的書籍,已經是驚為天人了。
怎麼現在又搞出了這些花活啊。
要是石膏真的能作肥,按照筆記中的,提產一石輕鬆有餘……那自己還怕個雞毛啊。
全國那麼多地,每塊地都能多一石,那……
朱元璋是巴不得馬上把這肥料試出效果來,然後call齊兵馬去北方和那些餘孽決戰。
李善長哪知道朱元璋內心的激動。
他隻是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覺得農,雖然重要,但也就是那樣。
兩人繼續走在大道上,朱元璋還沉浸在自己的yy之中,李善長的提問自然沒有馬上得到解答。
而很快,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是。
朱安寧和朱棣。
剛和藍梁簽完契約的兩人,也恰好走到了城門口。
兩撥人目的地一致的人,就這樣,在門口相遇了。
“誒?伍爺,韓爺,這麼巧?”
是朱安寧率先打的招呼。
然後,還未等朱元璋和李善長開口。
朱安寧便湊了過去。
“伍爺,韓爺,你們不是住城外麼,怎麼跑城裡來了?”
“啊?有點事……”朱元璋隨口回道。
“哎呀,伍爺,上次我不是說了麼,你得信我啊,城裡遲早要出點事的,你們兩大爺要命的話,就彆老是進城裡瞎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