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火槍更迭哪有那麼簡單(2 / 2)

而劉伯溫,那是突然就,汗流浹背。

心裡想的是。

這小娃娃是不是想不開,去和那朱安寧杠……他是知道方孝孺有多倔強的。

須知道還是文人懂文人。

不行,必須要通知已經在鄉下的宋濂,讓他趕緊回來!!!

彆惹出什麼大亂子哎。

劉伯溫,在心裡默默地做了決定。

——————

永樂莊,小院房車裡。

朱安寧滿臉笑容地點開了《補習資料》。

然後一臉錯愕。

麻蛋,開錯了……這邊的都是avi格式的,是那些海那邊老師們的資料,不是自己想要的資料……

這些東西還是改日再欣賞,今兒有正事,咳咳。

他連忙退了出去。

隻覺得自己剛才一定是和那方孝孺立賭約,那是氣傻了。

他連忙回到正確的文件路徑上,點開了真正的《補習資料》

說是學習資料,不過是以前兼職群認識的師兄師姐們流傳下來的初高中輔導書電子書帶答案版本。

這就是他敢和方孝孺犟的最大依仗。

李奶奶的,彆的不敢說,這文言文解析,特彆是論語十則的解析,這可是太齊全了。

賭上自己大學狗兼職朱老師的名聲,也不能輸給你個耐誅王吧。

朱安寧先前的賭約可很雞賊,學會論語十則,他可沒說哪十則。

那就用現代教材那十則咯。

朱安寧很快就點開了文件,看了起來。

當確定無誤後,他還花費了些時間,抄了一份下來。

打印機是不敢用的了,A4紙用一張少一張,打印地圖已經用了不少。

再用那可老心疼了。

正當朱安寧準備休息的時候。

他瞄到了文件夾裡的其他分類。

然後是興奮了起來。

大學時打兼職,天知道自己要教什麼學生,什麼科目。

反正是能賺錢就賺錢,師兄師姐們大抵也是如此。

所以給他的是,全套的資料。

這意味著。

九科齊全啊。

之前朱安寧一直都沒想到打兼職的教案還能派上用場!

真是思維限製了他的發揮!

他天天就想著搞農政全書,搞天工開物,搞他的大學農學教材,卻忽略了這麼重要的寶藏。

有了這些資料,他說不定能試試,解決高爐煉鐵的問題。

之前有天工開物,他都不敢說也不敢碰,就是因為天工開物裡麵的很多關鍵內容……他壓根就看不懂……

古人講究經驗,那是一套又一套的術語,加之又是文言文,看得他一個頭兩個大。

要說不說,他理科底子還是有的,把現代資料結合天工開物,摸索摸索,指不定能搞出點什麼來。

這便是他興奮的原因。

解決了教學的問題,順便還給他提供了點煉鐵的思路,心情大好的朱安寧,當即就準備下車去休息休息。

結果一開門,就看見了目光灼灼的朱棣。

什麼勾八眼神……

這伍燕不是個玻璃佬吧

……

古代這麼開放的嘛……

“小燕……你乾嘛……”

“朱哥……今晚吃什麼……”

兩人的對話相當簡短,卻也足以讓朱安寧血壓高起來,被氣樂的他不由得想踹這小燕一腳。

結果卻被對方靈活地躲了過去。

隻得站那房車車門門口罵道:“天天就吃吃吃,你們幾個也尋個日子,好好跟我學做飯,省得我不在你們幾個就原地餓死!”

“誒,學就學嘛,所以今晚吃什麼?”朱棣應了聲,但是還是把話題執著地繞了回來,笑得那叫一個憨……

“……”此時的朱安寧也是沒了脾氣。

他尋了張椅子坐了下來,看了看天色。

“這不是還早麼!”

“我這不是提前問麼!”朱棣也是大大咧咧的坐了下來。

這群年輕人中,就屬他和朱安寧關係最好,其他幾人包括朱橚,都已經把朱安寧當做先生。

那明朝,先生可是不得了的,需要敬的。

這一敬,就有了些距離。

而朱棣……是沒有這份距離的。

看著坐下了朱棣,朱安寧也是樂了起來。

他忽然想到了這伍燕,好像是有些身手的樣子,比他大哥,五弟,都要好上不少,甚至看他那天打架的姿態,比戚祥是不足的,但是也差不了太多。

是個練家子啊。

“嘿,我看你還挺有脾氣的,你也是有點手腳功夫的,小燕,有沒想過去做個軍爺,以你打架的功夫,指不定能圓你老爹光宗耀祖的夢……呃,也不對,你大哥都混到太子門下了,已經光宗耀祖了。”

“軍爺?我要是去參軍,高低是個將軍!”朱棣翻了個白眼。

要說他是將軍,也沒錯。

永樂朝朱高熾殿下的征北大將軍嘛。

沒錯。

聽見朱棣的叫囂。

朱安寧是更加樂不可支。

“我就這麼一說,你還真將軍啦?你也就打架看起來虎,兵器會不會用?火器會不會使?”

“笑話,兵器,燕爺我樣樣精通,火器,爺我一樣百發百中。”

“嘖,這大話,火器能頂得住你射一百發?還百發百中。”

朱安寧也是翻了個白眼。

古代火器什麼品質,看明末資料,那是一清二楚。

“那我就不能換幾根火器嘛……哎,對了,朱哥,你說有沒有法子,能讓我們的火器更好使啊。”朱棣也是隨口問問。

他雖然知道朱安寧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

但是涉及到專業的火器領域。

也就是閒聊了吧。

沒想到朱安寧聽到朱棣的話語,卻是坐了起來,長長地歎了口氣。

“法子一大堆,但是不還是咱們的鐵,不好使嘛。”

這話語也是說得相當輕巧。

“比如咱們的火器,點火那是慢極了,發射不了兩次彈丸,彆人都衝到你跟前了,也就是聽個響。”朱安寧一邊歎氣一邊繼續說道:“如果能搞一條繩子,掛在槍邊,慢慢燒,這點火不就方便些了麼?”

這個說法,其實就是火繩槍,至於朱安寧歎氣的原因,那再簡單不過。

這個想法很好,但是槍管呢?!

還是鐵的問題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