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梁胡思亂想的時候。
朱棣正從田埂那邊走來。
今早,幾個主事是提前和朱標朱元璋通好氣的了,知道在要在這裡稱呼他為伍燕。
有個機靈的主事,也是怕趙集不知道,匆忙跑到了他身邊,耳語了一陣。
這時趙集才看見遠處正向這邊走來的朱棣。
那是表情要多精彩有多精彩。
這永樂莊什麼情況。
按照自己下屬的說法,是陛下和太子親自帶他們過來的,還和那朱大人小吵了一架。
而那朱大人居然絲毫不怵陛下和太子,那是態度相當不好……
在那管事的添油加醋之下。
趙集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隻覺得這本來隻是個九品的朱讚讀,好像突然蒙上了一層霧……看不透啊。
再結合眼前的燕王……
這可是燕王啊……
怎麼跟個泥腿子似的在這田埂裡走過來……
趙集是突然就感覺到了,這永樂莊,確實很不一般,
說不得自己要慎言慎行才行。
另外,絕對不能把那朱安寧當做什麼九品讚讀了……
一個敢和陛下和太子杠的人,這是什麼九品???
他雖然是技術型的官僚,但是能做到工部侍郎這個職位,他也不是什麼完全沒有情商的二愣子。
看著越來越近的朱棣。
他便也沒有再管還在思索的成梁。
趙集越過成梁,走了兩步,對不遠處的朱棣打了聲招呼。
“燕爺。”他說完話,接著自然是規矩的行禮。
“嗯?趙大人?你過來管這鐵冶了?”朱棣抬頭看見是趙集,也沒有太過意外,今早糾集的人馬大半都是虞衡清吏司,所以由主管虞衡清吏司的趙集過來,並無不妥,他本身也是火器專家。
“嗯,今早太子爺讓我過來的。”
“有趙大人,那新式火器,看來是能很快就造出來了呀。”朱棣那是咧嘴笑了起來,他是聽過朱安寧說火繩槍和燧發槍的具體情況的,那是相當清楚這新式武器的意義:“那你見過朱哥……呃,就是朱安寧了吧。”
“燕爺說的是朱讚讀朱大人吧。”趙集還是微微彎著身子。
“嗯,就是他,這兒是他的地盤,反正你們聽他的就行。”朱棣點了點頭。
他其實才是這鐵冶的始作俑者。
但是他也隻是想要新火器而已,你讓他真的參與去造……他還真沒這個能力,他現年不過二十點,能搞懂火器的製作流程,已經算是有心。
所以他這番話也是說得實在。
趙集也是知道朱棣表達的意思。
“那朱讚讀,確實對火器鐵冶都非常有研究,幾張圖紙,就值得我們工部鑽研好些日子了啊……”
“那趙大人,你預計多久才能造出這新式火器呢?”
“這實在是不好說啊,高爐需要改,朱大人又告訴了我新式鼓風箱的圖紙,最重要的是,按照圖紙所說,鳥銃的槍管,少說得一個月才能製成……”
趙集像是作報告似地,開始叨叨絮絮地說著。
這就彰顯了他三品大員該有的實力了……
上麵交代的任務,如果不是超級緊急……絕對不要出確切的日期……以免做不出來挨罰。
朱棣從那田裡一路走來,本就熱了個半死,他根本就沒有多少心思在這裡和趙集打官腔。
但是趙集話語裡麵,卻出現了個讓他不得不提起精神的關鍵詞。
“鳥銃?”
他突然就來了精神,連忙對趙集質問道:“鳥銃,火繩槍?”
這下可是把趙集給問懵了。
有問題?
“燕爺……我們來此地,不就是為了造鳥銃麼?”
他小心翼翼地咬好了每一個字的發音,生怕說錯話。
朱棣的臉一下就垮了下來。
搞什麼啊,整了半天,朱哥隻給這趙集說了鳥銃,也就是火繩槍的事情,那燧發槍呢?
這才是重點吧。
難道說真的就是造不出來?
不可能,若是造不出來的東西,朱哥又怎麼會說呢。
朱棣立馬擺了擺手,他不想再和趙集扯皮,而是想進到院子裡,問一下朱安寧具體的情況。
“燕爺?”
看著突然邁動了腳步的朱棣,趙集也是莫名其妙地喚了句。
“啊,我又是要問朱哥……嗯,算了你也進來吧。”
燧發槍的事情,朱棣是鐵了心要搞的,其實這也是朱元璋和朱標的想法。
趙集看著朱棣風風火火的樣子,連忙應了聲跟上。
待到兩人走到門口時,恰好又遇見了成梁剛走進院子裡。
門,還未關上。
兩人也連忙跟著走了進去。
然後,看見的是一臉鐵青的朱安寧,和劉廌……
*
在幾人進入院子之前,朱安寧和劉廌,早就回到了這裡。
“胡修道,柳文,你們兩需要知道,這次學這個論語啊,掙的就是咱們莊子的臉麵!”
朱安寧坐在自己院子樹下,喝了口茶。
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兩人。
這少年的情緒就是最容易調動。
一聽到這叫方孝孺的鳥人居然敢看不起他們永樂莊職業技術學校,那是義憤填膺,咬牙切齒,巴不得自己在現場,就給那方孝孺砰砰兩拳的那種。。
“朱爺,那方孝孺也是忒腦殘了吧,沒有咱們學種田,誰給他飯吃……屎他都吃不上熱乎的!”
胡修道的話語過度接地氣。
讓劉廌和朱安寧都笑了起來。
但是他們還是儘快斂去了笑臉……為人師表……怎麼可以這麼粗呢!
“誒……小胡,現在你們兩是要學論語的文化人了,彆動不動就屎尿屁的,影響不好……知道了麼!”
朱安寧銳評了一下胡修道的臟話,示意少說。
而胡修道和柳文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看兩人這副模樣,朱安寧也沒有多說。
隻是示意劉廌可以開始了。
反正這活能有人承擔的話,他也樂得清閒。
劉廌他知道這份注解是顛覆性的。
因為它太通俗易懂了,就像要老太太都能學會論語那般,零零總總把前後的故事都說得清清楚楚,還是大白話那種。
所以當最開始在院子裡坐下的時候,他是很自信的。
堂堂劉伯溫的孫子,自己也是滿腹經綸,現在手拿隱士大儒的注解,這怎麼輸?
然後,很快他就破防了。
倒不是胡休道和柳文蠢,而是這兩人,注意力也就隻能集中一小會。
還有個大問題就是,他們字認不全……
這必須要劉廌一點一點講給他們聽。
而劉廌一旦抑揚頓挫起來,兩個少年就會開始不斷開合眼睛……
甚至於,後麵胡修道還發出了呼嚕聲。
這劉廌哪受得了……
那是直接就想抽根樹枝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