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方孝孺是贏定的了。
自己把爺爺抬出來,到時去當永樂莊,也算是個公證人,到時隻要能壓住方孝孺不要說太多垃圾話,再賣點麵子給那朱安寧和燕王周王,這方孝孺的小命和前途就算是保下來了……
之後大不了自己再去道歉或者做點其他事情。
把這事揭過去才是關鍵。
隻是每每想到自己這麼為對方著想,對方卻是犟得要死,宋慎也是惱火得緊。
不過在宋濂麵前,不好表現而已。
幾人走了不長的時間,宋濂始終是老了,他步速慢了下來。
“希直,功課可有耽誤?”宋濂緩步前行,深沉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大儒特有的威嚴與從容,他沒有回頭,卻準確地傳達出自己的關切。
方孝孺聽到恩師的詢問,心頭一緊,隨即調整了心態,帶著恭敬之情向著前方宋濂的背影深深一揖。
“回宋師,弟子謹記宋師教誨,沒有一日敢怠慢。”
他說得恭恭敬敬,而且他也確實是這般做的。
後世皆知方孝孺是十族耐誅王,但是卻常常忽略,他也是宋濂後的文人領袖之一。
單說學識,他也是最頂尖的。
隻見走在前方的宋濂微微頷首,似乎是認可了方孝孺的說法。
街道很是熱鬨。
也有些嘈雜。
過了不知多久,宋濂的聲音又傳了過來。
“如果是真的日夜在精進學問,那為何又會發生這種荒唐事呢?”
這聲反問,聲音並不大。
敲在了方孝孺的心頭。
宋濂沒有點出是什麼事情。
但是三人都知道,說的就是永樂莊的賭約……
其實方孝孺也知道這賭約甚是荒唐,但是那種場合之下,他脾氣上來了,哪還顧得了那麼多。
現在宋濂問起這事,他也是早有預料的。。
“宋師,那日確實是弟子衝動了。”
“知曉自己衝動,還算是知道自己是誰,希直……”
宋濂哼了一聲。
裡麵多少帶點失望。
方孝孺,他最得意的弟子,博古通今,雖然至今未有外派,但是他堅信,這弟子未來一定會大放異彩,青史留名。
而令他沒想到的是,他摻和進那麼無聊的事情裡,甚至還需要自己出麵去處理。
這話說得其實是極重的。
宋濂修儒,修佛,修道,本來說話那是板板正正的。
結果現在卻哼出了聲。
方孝孺也是知錯。
隻不過犟種始終是犟種,他開始了自己的解釋。
“弟子有過錯,但是那永樂莊朱安寧,做的事情,實在是有辱孔聖和程朱夫子,相信任何一個儒生,都不能接受他做的事情。一個好好的學堂,十幾個學童,卻教了些上不得台麵的東西,這不是耽擱了那些學童的前途麼。”
他這話也是說得直接。
宋濂卻也是隻能搖了搖頭。
其實他理解自己弟子的意思。
在他心中,那些東西也是上不得台麵的。
隻是他性子較穩,這種話是萬萬不會直接說出口的。
“書裡有教過你爭強好勝?老夫有教過你爭強好勝?你若是贏了,又當如何?做小人得誌狀?”
宋濂停下了腳步,回頭看了自己的得意弟子一眼。
方孝孺聽見這話,也是身子一震。
沒錯……贏了又當如何?
自己是讀過聖賢書的人,難道要在那永樂莊,做小人得誌狀?
“恩師……所言極是……”
“能聽懂就好,老夫這次回京,本意是去麵聖的,如今卻被你這小事耽擱了,一會,你若是贏了,也需給永樂莊等人,道個歉,做學問,要細致,做人,要大度!”
這話說得讓方孝孺也是無話可說。
宋濂根本就不是來跟他講道理的,就是來摁他的頭的……
但是……他也無法反抗……
不管如何,三人,都是沒有想過,會輸這件事。
就算是宋濂,也是如此。
他想的隻是,如何一會讓大家體麵些。
那永樂莊的地主,無關緊要。
但是燕王,周王,那是有實權的藩王!這方孝孺千不該萬不該,也不應該去得罪這二人!
宋濂咬了咬牙,繼續往前走去。
宋慎自然是醒目地走前了一步,攙扶住了自己的爺爺,上了門口已經等候多事的轎子裡。
PS:先3k,一會還有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