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的,所有人都選了番薯。
畢竟土豆剛吃了。
隻是拿到手的煤球,還燙,雖然還在能忍耐的範圍內,但是看這樣子,也真就是不像能吃的啊。
朱元璋看著自家老五這耿直的樣子,和一眾大臣們那勉為其難的表情,差點就笑彎了腰。
“標兒,老五這性格,有時是不太好,但是現在,剛剛好,哈哈哈哈。”
“父皇,咳咳,你收斂點……彆一會大家看過來了。”
“他們都盯著手裡的東西呢,哪有空看我。”
朱元璋花了些時間才收斂笑意。
然後重重地咳了一聲。
用威嚴的音調說道:“眾愛卿,吃啊,怎麼不吃了?這麼點土豆應該沒飽才對啊。”
這皇帝發話了,一眾大臣自然也就隻能捏著鼻子吃了。
楊思義是第一個動手的。
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這兩種新糧,他必須要試出個底細來,不然他怎麼當這個戶部尚書。
於是他頂著那焦炭外殼,一口咬了下去。
然後拚死咀嚼了幾下。
隻覺得,明明甘甜得很,但是那外殼口感實在是不敢恭維……且很苦。
其餘大臣就這麼看著楊思義,表情一會舒展,一會又有點痛苦,那是多少忐忑了起來……
畢竟一會他們也是要吃的。
過了片刻。
楊思義終於是吞下第一口番薯,咧嘴想笑一笑緩解氣氛……卻因為番薯外殼都是碳的緣故,嘴黑牙也黑,直接就讓幾個大臣繃不住,抿嘴笑了起來。
當然大笑肯定是不敢的,腦袋隻有個一個,家人也是要兼顧。
朱橚看著楊思義這麼剛猛,也是不由得愣了愣,隻覺得這楊大人還是憨直,跟永樂莊裡那些就是喜歡蠻乾的農夫,好像也沒什麼不同……
他隨手拿起一個番薯,用上了很認真的語調解釋道。
“諸位,這番薯,掰開……你們看,裡麵這紅黃紅黃的肉,才是可以吃的,當然,諸位若是想要像楊大人這樣喜歡吃碳的話,這外殼的碳,倒也是有點作用,它能活血通絡……”
朱橚解釋得越認真,楊思義的表情就越繃不住。
幾個大臣終於是憋不住,發出了像放屁一樣的笑聲。
那是想笑又不敢笑。
動更是不敢動,一動這氣就繃不住了啊!
於是場麵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直到過了不知多久,好不容易把心情平緩下去的眾人,才開始學著朱橚的法子,吃了起來。
楊思義也是如此。
雖然剛才他丟人了,但是想試一試番薯的心是沒變的。
這一吃不要緊。
沒了碳殼的阻礙,那裡麵的番薯肉是又香又甜,軟軟糯糯!
於是一眾人的眼睛又是亮了起來。
包括楊思義。
朱橚趁著這個時候,把烤土豆也塞到了眾人手裡。
這次他連自己老爹朱元璋和朱標都沒放過。
“父皇,大哥,你們應該還沒吃過這個,試試?”
“好,那朱安寧的燉土豆我吃多了,烤土豆倒是第一次,我試試。“
朱元璋樂嗬嗬地吃了起來。
朱標也是如此。
“粉,香!這東西絕對可以當做主糧,而且攜帶遠比小麥稻穀方便啊!都不用磨成粉,直接攜帶便是!!!”
朱元璋一下就說出了土豆的優點,要是朱安寧在這裡,肯定要給他一個大拇指。
“攜帶是方便了,但是先生說過,儲存需要小心,若是發芽決不可食用,劇毒,致死!”
“居然還有這種事情?”
“嗯,先生嚴厲交代過的。”
“好好好……能儲存多久。”
“按先生法子挖地窖,在冬日可以儲存一個整個冬天,春夏就需要看地方了。”
兩父子在遠處聊著土豆的事情。
一眾大臣已經開始嘗試烤土豆。
討論聲也一下就開始在院子裡蔓延。
“嗯!這烤土豆比靠番薯好吃!”
“我還是覺得李景隆炒的土豆片好吃。”
“我這不是論烤的麼。”
“烤的還是番薯香軟,它甜啊!”
“我覺得烤土豆……”
一群人充分交換意見。
中國大陸上最初的關於烤番薯還是烤土豆好吃的爭執,在應天府皇宮內開始上演。
隻有一人置身事外。
他便是禮部尚書。
要說還是禮部尚書回來事。
他幾口把烤土豆吃完,也不顧嘴角還有黑炭。
竟是一個箭步串到了朱元璋和朱標、朱橚的身前。
跪下拜了起來。
“陛下聖德廣被,上應天象,下澤蒼生,今日幸得此神物,實乃天賜之福,國之大幸!此二物口感上乘,定是蘊含天地之靈,預示著我大明國運昌隆,萬世基業穩如磐石!昔有龍鳳呈祥,今有神物降臨,此乃國家興旺之兆,百姓安樂之基。願此神物護佑我大明千秋萬載,四海升平。陛下之德,光被四表,未來定能萬邦來朝,共仰我大明盛世之輝煌。臣等忝列朝班,目睹此盛事,無不歡欣鼓舞,願竭儘所能,輔佐陛下,共謀國是,以報陛下知遇之恩,共鑄大明千秋偉業,使我大明之名,永載史冊,光輝萬世!“
一番馬屁流暢至極,隻能說不愧是搞祭禮的大員,不僅是把朱元璋誇得呆了呆,連帶著他的同僚們都愣了神。
而後,能同朝為高官的,哪有普通人。
那是連忙咽下番薯或土豆,都迅速滑跪到了朱元璋的麵前。
你一句乾坤之喜。
我一句社稷之慶。
那是把整個院子都鬨騰了起來。
聽得朱元璋是又氣又好笑。
“行了行了行了,你們有空拍咱馬屁,不如說說這番薯和土豆,怎麼樣。”
“陛下,若是存儲便利,按陛下所言畝產,大明,何愁饑寒!”
這是楊思義在回話。
結果朱元璋剛想繼續問下去。
一眾人又開始了表演他們的拽文字能力。
盛世之始……
神物歸心……
非凡天命……
真就是不帶重樣的。
把老朱噎了個半死。
最後,他隻能沉下臉來。
“咳,茹太素今兒好像沒來吧。”
這句話,讓還在搜腸刮肚想賀詞的幾人,連忙噤了聲。
這事可太有名了,茹太素當年寫折子長的要死,惹毛了老朱被狠揍一頓。
現在突然提他,不就是警告大夥不要廢話了麼。
眾人自然不敢再出聲。
看著安靜下來的大臣們。
朱元璋的臉色終於也是緩和了下來。
他振聲說道:“你們誇了那麼多,說來說出應該都是認可這兩種主糧了吧!”
“如果認可的話,那此二物,是否應當及時推廣?!楊思義,你說。”
“本季水稻即將收成,若是能續上土豆或者番薯,那將是國之幸事!”這次楊思義可不敢學那禮部尚書長篇累牘,他直接就給了個結論。
讓朱元璋是愉悅地點了點頭。
“戶部覺得可行,那工部呢?”
“父皇,工部侍郎與郎中皆未到場……”朱標連忙提醒了句,去年工部尚書就空了出來,現在還未有尚書。
“哦對,那趙集……”朱元璋嘟囔了句,他剛才腦瓜子確實被這群鳥人的各種賀詞吵得有點暈,竟一時忘記了現在沒有工部尚書,不過這並不妨礙他繼續問下去:“兵部,董俊,你怎麼看。”
“這第三次北征,已經十拿九穩!!!”董俊說完話便激動了起來,其實原本他是北伐反對派,他一直很惱火朱元璋為什麼要力排眾議,非要現在開始北伐,明明糧草隻夠一年,北伐可不是什麼小事,拖個幾年並不是沒有可能啊!
現在來看,莫不是陛下早就有了準備!!!
他激動之下,又開始想賀詞。
不過想了想茹太素的板子……還是抑製住了衝動。
“原是陛下早有準備……臣,這就回去更張兵部籌畫!!!”
“好,你懂咱的想法就行,我北伐,咱是早就已經有了準備的!”朱元璋大手一指,眾人便順著看到了籮筐裡還剩下的番薯和土豆,朱元璋順著說了下去:“應天府郊,永樂莊與鄭村外有荒地萬畝,設江寧屯田千戶所!專種番薯、土豆等新作物!”
萬畝荒地!一下就要用掉?!
那些土地雖然未開墾,但是有不少官員是瞄著的,結果一下就被老朱全部用掉了。
有精明的大臣已經在那盤算著萬畝能有多少產量了。
那就是二十萬石啊!幾萬人輕鬆吃半年了!
不對,應該不是用來吃,楊思義馬上反應了過來,這應該是,陛下給全國準備的種糧!!!
隻是朱元璋並沒有給大臣們討論的時間,他繼續說了下去。
“即日起,李景隆,為江寧屯田千戶所千戶!劉畾劉廌為副千戶!江寧屯田千戶所設鎮撫,李祺任鎮撫,五皇子善種植,即入五軍都督府,專監此新糧大事!”
不是很正式,也沒有太監宣旨。
全是由朱元璋口中說出。
卻也足夠讓在場的所有人震撼。
一下子就出了三個千戶!!!還是直屬五軍都督府的千戶!鎮撫這官也是不得了,聽著品級不高,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江寧屯田所的鎮撫是直接對接朱元璋的啊!
而且一向沒什麼特彆的五皇子,突然就變成了這等大事居中協調的那個人!
幾人都是眼神複雜得且羨慕。
而朱元璋的話,還沒有完。
“東宮讚讀朱安寧,獻寶有功,升少詹事,輔佐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