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how old are you(1 / 2)

“大明寶鈔?”

有幾個人皺起眉頭。

有幾個人會心一笑。

笑的,自然是已經聽過這法子的人。

皺起眉頭的,則是心裡一驚,想的是又整什麼幺蛾子了。

其實早期朱元璋發放大明寶鈔,極為草率,很多官員都看出了問題。

但是誰敢說話呢。

老朱自己也隱隱知道有問題,但是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沒銅又沒銀,他老朱也隻能硬上。

直到遇見了朱安寧。

朱安寧給出的錨定寶鈔的法子,其實非常簡單,卻又如此地有用。

他老朱沒有銀兩去錨定,但是現在即將有糧食了啊!而且最重要的是,錨定糧食後,好像可以整一整那些異族啊,這才是關鍵!

這事,可以整!

朱元璋笑嗬嗬地,用手指點了點朱標。

“標兒,你來說,反正這事情以後也是你管。”

對於老朱的指指點點,朱標多少是有些無奈的。

什麼都他管,他直接坐那位置好不好……

不過說真的,當皇帝可真累啊……以後自己的子孫會不會也這般苦逼呢?

朱大兒同誌,歎了口氣,走到了台前,掃視了一眼下麵的眾臣,開始解釋這件,其實他已經和老朱盤算了很久的事情。

糧倉早已建好。

錨定寶鈔需要的糧食重量也已經確定。

他們最終還是決定隻用稻米和小麥去錨定。

對於不同年份的,不同品質的糧食,他們甚至還設計了些價格上的區彆。

隻是他們也知道,設計很美好,到時實際操作起來,估摸會很骨感。

兩父子就是因為這江南貪腐案和糧草數量始終是比較緊缺的這個問題,而遲遲不敢推動這寶鈔一事。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好怕了,隻需要兩季,有兩種新主糧加入,糧草數量理應能得到極大的補充,他們必須要在此時動手。

與此配合的的,還有對六部和一些基層官僚的清洗……這事情已經迫在眉睫。

除了因為戰爭外,還有一個問題便是。

朱元璋和朱標遲遲沒有想好,該用誰去替代這麼一大批官僚,這件事情始終困擾著他們。

特彆是朱標,他一直覺得大明對於地方的管控力度實際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

而對於殺不殺,他們兩父子倒是難得地統一了意見,查清楚的了,都該死,一個都跑不了。

但是替換的人,真是難搞。

他們現在也隻能看一步走一步。

反正這大明寶鈔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再拖了。

大明寶鈔的推行,不僅僅是一項經濟政策的調整,更是事關邊疆!他們繼續配上朱安寧的攪屎棍之策,其實也就是離岸製衡的法子,快速穩定邊陲!

朱元璋和朱標都知道,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謹慎行事,稍有差池,便可能引發朝野動蕩,甚至動搖國本。

這次殿內的都是應天府中,核心或者信得過的人。

朱標深吸了口氣。

“諸位大人,大明寶鈔的發行,已有幾年……”

他看向了眾人,繼續說了下去。

“但是使用情況,大家應該了解吧。”

這個問題直擊靈魂深處。

聽過朱安寧新策的人是三緘其口。

打死不發表意見。

而另外一些,卻也是不太敢說話。

誰敢說嘛……

明令上,明初是禁用白銀金子進行交易的。

但是實際上……嘿嘿,大家都懂。

所謂的“大數用鈔,小數用錢,錢鈔兼行”製度,有一個相當讓人難受的點,那就是朱元璋在禁止流通金銀的同時,又規定了金銀與寶鈔之間的兌換比率,“每鈔一貫,準錢千文,銀一兩;四貫準黃金一兩”,這樣一來,人們手中的金銀就被朝廷用寶鈔換走了,但是他們卻無法用寶鈔向朝廷兌換金銀。

這個其實是相當扯淡的。

因為相互兌換加準備金才符合金融規律,老朱妄圖通過行政手段來左右金融規律,這就是扯淡的點了。

他重罰使用金銀的人又如何。

還不時偷偷用金銀。

這讓寶鈔每年都在貶值。

實際購買力和麵值根本不匹配……

其實現在還好,但是在朱安寧的口嗨下,朱元璋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結果……那便是崩盤……

就這麼簡單,一定崩盤……

隻有加了錨點之後,才能讓大明寶鈔穩定下來!

而且痛定思痛之後,他和朱標還琢磨出了不少缺點。

比如麵板太單一這種問題,他們也給了方案去解決。

“怎麼,沒人有意見?”朱元璋在那輕哼了一聲,那是多少有點嘲諷。

平時罵自己博清名的時候,這些官是一個比一個罵得狠。<b

r>

現在輪到討論實事了,卻又一個兩個連屁都不敢放……真是令人討厭。

老朱走下去,拍了拍李善長的肩膀,示意了下。

“善長,你說。”

這一下讓李善長是有些脫力。

怎麼這事就得讓自己來呢?旁邊的劉伯溫不是更加能說會道麼?

心裡麵腹議了兩句,回答還是要回的。

李善長拱了拱手連忙應了句。

“上位,關於大明的寶鈔製度,臣以為此乃一大善政,對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祉,實有不可估量之益處。寶鈔之發行,旨在減輕銅錢鼓鑄之辛勞與成本,同時便利商賈轉輸貿易,促進市場之繁榮。此舉既減百姓之負擔,又為我朝經濟發展注入新之活力,實乃英明之舉。”

他又不是什麼傻子,上來就先誇了一波。

這就是他比劉伯溫要高明的地方,那就是知人心……

聽過朱安寧計策的人,都知道朱元璋點人說話,就是要說現在這寶鈔製度的不對,這才能順利引出新政。

但是李善長上來卻先誇了一段,讓朱元璋舒舒服服地,然後才開始轉折。

“但是,寶鈔之流通雖廣,但亦存在偽造之虞。且商賈百姓,家中都留有些金銀,日常用度難免還是會使用……”

韓國公作為職場高手,說話永遠有分寸。

這些弊病是老朱想聽到的,他說就是了,但是更多的話,就要慎言了。

朱標和朱元璋都很熟悉這個老臣的做派。

其實有他這一段引子,已經完全足夠了。

朱標笑了笑,遞了個眼神給李善長,這老人立馬識趣地後退了一步。

“寶鈔在通行過程中,的確逐漸暴露出一些弊病。韓國公說得很對,所以,新政,勢在必行。”

太子爺,從袖中,掏出了一份長長的卷軸,開始給一眾人解釋。

何為糧食,錨定寶鈔。

又如何,去與邊境的地方,通商。

以及最重要的是,攪屎棍該怎麼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