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怎麼還是缺人手(2 / 2)

“先生,你是不知道……萬畝地可不是小數目……單單把荒地清出來,我們可能都要花幾天啊。”

“要這麼久?我看附近的不都清好了麼。”

“遠處的還沒有啊……”李景隆苦澀地回道:“再加上怎麼也得通點水渠吧,這麼把時間算下來,種的時間就很緊了。”

“這個我倒是有點法子,你們等我晚些去鐵冶一趟,給你們點新工具就好了。”

“先生這你都有法子?”朱橚那是露出了意外的表情,然後很快就是釋然:“先生確實是通才。”

通才?

通個屁。

他隻是昨晚進一步整理電腦緩存資料的時候,看到了一些農具和生產工具的圖片資料。

怎麼看也比現在這十四世紀的高級,好用。

他永樂莊鐵冶的工匠可都是能人。

要是能讓他們把這些工具量產出來,生產力水平是一定可以提升的。

科技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永遠是相輔相成。

“對了,這事不難辦,我過來找你們是想問下,你們誰負責做這農事記錄啊?陛下和太子應該知曉,這江寧屯隻是示範作用,真正要各地去種,得給地方配給人員和農書的啊!”

現在是午休時間,朱安寧身上全是汗液乾掉後黏糊糊的感覺,他也想趕緊辦完正事回去洗個澡。

朱橚聽完朱安寧的話,和李景隆對視了一眼。

然後是露出了無奈的神情。

“應當是讓李祺,陸賢,梅殷三人負責的。”

“嗯?這名字好熟啊……”朱安寧眉頭一皺,然後拍了拍手:“就是這幾天在那逛來逛去,找不到活乾的三人組?”

對了……這三個家夥還是老朱女婿來著……朱安寧略微貧瘠的曆史知識,總算是發揮了些許作用。

“原本是讓他們負責記錄的,但是……現在我們不是還沒開始種麼?”

沒有開始種,就讓三個優質的勞動力在那瞎逛。

朱安寧搖了搖頭,隻覺得朱橚這個封建帝王家的皇子,真就是一點資本家的素質都沒有。

“怎麼,你心疼你的姐姐妹妹,不舍得讓他們的丈夫乾活?”朱安寧笑嘻嘻地譏諷了兩聲。

卻也是讓朱橚微微紅了下臉。

他確實是有這樣的想法,畢竟是自己姐夫妹夫嘛。

總不能太過為難他們。

倒是姐姐和妹妹來找自己,自己怎麼回嘛。

“行了行了,反正都是要記錄,你讓他們三來我負責的田那裡,我帶的詹事府的人也是要學做記錄的,他們一並學了就算了。”

“這……”朱橚有些猶豫。

畢竟詹事府的人,雖然說精神狀態還可以,但是卻是一副慘兮兮的樣子。

他有點怕他姐夫妹夫去了那裡被折騰。

“放心吧,我又不會虐待他們。”朱安寧看出了朱橚的猶豫。

“那好吧……下午我就讓他們過去。對了先生,永樂莊也要開始種番薯和土豆了吧,這麼多地一起種,肥料是否足夠?”

“早就備好了,倒是周王您一手給錢,我一手交貨。”說起肥料,朱安寧那是眉飛色舞。

他賺了錢,這大明的土地能有更高的產量,不是雙贏麼!

winwin啊。

“那就行,肥料才是高產的關鍵啊。”朱橚鬆了口氣。

“那是自然。”朱安寧也點了點頭。

不愧是自己教出來的人。

肥料就是高產的關鍵,古代現代都是如此。

在現代經常會說什麼肥料不好,全是扯淡。

沒有肥料,沒有好的種糧,我們國家怎麼以這麼點耕地養活十幾億人。

“除了肥料,倒是我還能賣點牛羊的飼料,就是不知道燕王這邊有沒有這個需要了?”

“飼料?”李景隆是坐在那疑惑了出聲。

“我看到今天你這江寧屯已經拉了不少牛進來了,這些牛總得吃喝吧。”

“放養就好啦……

”朱橚說得理所當然,李景隆也是點了點頭。

“哎……我就知道你們會這麼說,你們有沒想過,如果能養活更多的牛,就可以耕更多的田,一頭牛頂一個青壯,那是輕輕鬆鬆的啊。但是牛多了,是沒法放養的。”

“總不能讓牛吃馬的草料吧……這可不行,先生,馬比牛金貴多了。”

“我知道,所以我說我能弄出牛羊馬都可以吃的飼料,你們覺得,這事重不重要。”

“馬也能吃?”朱橚是一下就站了起來:“先生,這可開不得玩笑。”

“我是喜歡開玩笑的人麼?”朱安寧又喝了口茶。

朱橚和李景隆對視了一眼。

然後朱橚才回道:“大明的養馬地,比起宋時,雖然是好了許多,但是依舊是不及元人,如果先生能解決馬草料問題,那自然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啊!”

“哈哈,你們啊,果然都是隻想到了馬,我想的可就俗多了,草料多了,就能養更多的牛,你們說未來會不會,咱們都能隨便吃上牛肉呢?”

“吃牛肉……這可……”李景隆那是頓了頓,說道:“不太好的事情,先生可莫要往外麵講。”

古代牛是極其重要的物資,就算是王公貴族也不會說閒的沒事就吃牛肉。

所以朱安寧這話,可算是把兩人震撼了一把。

“哎,我不吃牛肉,我吃羊肉總可以了吧,我準備做的草料叫青貯,最近收成的稻杆和院子裡的玉米杆,我都已經收起來了,晚些就開始製作,到時試一試牛羊馬吃不吃便知道好不好用了。”

“先生,這事大哥和父皇……知道麼?”

“暫時未說,等我們搞出來再報上去吧,這事我把握不算特彆大。”

朱安寧沉思了下,是說得直接。

他過來和朱橚說這件事情,是想要壯丁。

他可不想事事都跑去找朱標和朱元璋。

青貯最原始的方法是地洞,所以他需要人手。

而現在這裡人手最多的就是朱橚和李景隆了。

他們點頭,朱安寧才有人用。

“你能不能抽調點人來,幫我挖地洞。”

繞來繞去,這事還是得開口。

朱橚聽完後,卻是露出了苦笑。

“先生,方才已經說了,我們人手也不夠……”

“嘖……這事有點難辦啊,這樣,我想去幫你搞定農具吧……有了好農具你們乾活也快點。”

朱安寧是立馬起身,不想再拖。

青貯就是突出個青字。

若是拖太久,稻杆和玉米杆的營養成分會流失很多。

他隻能說,趕緊先打印出那些工具的圖紙,看看工匠們能不能造出來。

再讓朱橚試試是否好用。

好用的話,怎麼地也要給自己勻人手了吧。

這般想著,朱安寧是風風火火地跑到了屋外。

朱橚和李景隆,都來不及起身去送。

“九江,你說這青貯是不是真的能代替草料啊?”

“我也不知……但是先生說能,那便是能吧。”

“可惜……我們這邊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