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短時間內朱安寧就搞出了那麼多花樣,還是讓他有點意外。
“成管事,這是做肥料的地?”
“正是,最近江寧屯,咱們莊子要的量都很大,完了咱們還要給彆的村勻一點賣過去,隻能建了個工坊,好好產這肥料。”
“但是這屋子怎麼一間一間的,漚個肥料這麼麻煩?我看你們朱大人遞上來的法子,也沒那麼複雜啊。”
朱標像個領導般,開始背著手視察。
成梁也隻能跟在後邊陪著解釋。
“朱爺在那舊方子的基礎上,又加了好些東西進去,說什麼複合肥,最初那個方子用多了對地不好。”
“還有這種說法?”
“朱爺在種地這塊還是讓人信服的,大夥用了新肥料,也沒有說不妥,就是需要更多工序,要的幫工也多了許多。”
“這些是幫工?怎麼都是些半大的孩子?”
“他們家大人都在田裡忙活,這些半大的孩子,就是鄉學裡的學童,前兩日,朱爺問了他們意見,說要不要學新東西,按照這些孩子的想法,分到了田裡,這工坊,或者旁邊鐵冶那裡幫忙。”
“他們就不念書了?”
“念啊,但是朱爺說了,分時間,上工學習兩不誤,他們來這裡幫工,我們也是給工錢的。”
“還給工錢?鄉學沒收束脩,這裡反倒是還要給工錢?”朱標愣了半晌,然後歎了口氣:“大善人是吧,你們朱大人。”
兩人一同走到後麵幾大排空房子那裡,這地方說是房子,不如說有點像豬圈,又有點像馬廄。
讓朱標是忍不住駐足。
“此地用來做何事?”
“朱爺說了,
養豬養牛。”
“這裡都是?!”
“是的……”
“豬和牛呢?”
“朱爺說青貯還未做成,待到做成了,自然就會開始養了。”
“……你們朱大人,想法很多啊……”
朱標又是忍不住感歎。
“爺,鐵冶那邊還去麼?燕王殿下應該在那裡。”成梁看著領導視察這邊已經看得差不多,開口道。
“四弟?好些日子沒見他了,帶我去看看吧。”
朱標也是點了點頭。
朱棣搞出燧發槍來,他和朱元璋是知曉的。
但是朱棣遞上來的折子,是說得語焉不詳。
這也是朱標不辭辛苦也要來這永樂莊的原因之一。
火繩槍都整了個大捷出來。
那燧發槍不得上天?
他和老朱都很是期待。
“走,去看看。”
兩人邁步就往那冒著煙,地麵都已經有點發黑的鐵冶走去。
還未見進去,就看著朱棣在那和一個工匠翻來覆去地說些什麼東西。
“燕王,良品率就這麼高了!”
“跟朱哥學了點新詞就開始用了是吧!就不能再想想辦法?”
“唉喲,您都跟我在這折騰那麼多天了,我陪著您火繩槍都不造了,就在這天天敲鐵片,最多也就這樣了,這批鐵片,擊發百來次肯定斷不了,但是您要求要千次萬次,要不你把我投爐子裡融了吧!看看有沒奇跡。”
那工匠正是掌握了一手敲彈性鐵片技術的李工匠。
他已經被朱棣折磨了相當多天。
隻能說,所有方法他們都試過了。
也就是朱安寧提的一嘴控製回火的爐子情況最有用,其他工序,他們再怎麼折騰,也沒能玩出花來。
“哎……百次就百次吧……”
朱棣還是一副不死心的樣子,但是他也知道客觀情況擺在這裡,隻能無奈歎氣。
PS:先來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