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之利,實為國之大計,不可小覷。今有臣子朱安寧,勤勉於製鹽之事,朕心甚慰,特賜朱安寧鈔五千兩。”
話語落下。
文武百官自然是騷動不已。
五千兩不是什麼小賞賜。
最近繳了議罪銀的官員,日子都過得不是很好,特彆是有妻妾成群那些……
那是相當難受。
花銷大了,降回去,這誰頂得住。
但是繼續貪?
鷹犬在那裡看著,就等著你伸手,他們好借你腦袋一用!咱家軍爺等著升官呢。
這段時間,敢作死的已經給他們打了樣。
作死就會死,這是真的。
但是這朱安寧說拿5000兩就拿5000兩,是不是有點過分。
那頭罰他禁足,俸祿,這頭又給他錢。
這踏馬的是老朱親兒子還說得過去,這朱安寧明顯不是吧……大概不是……也許……
總之朝官們都有些不忿。
嘰嘰歪歪的人占了多數。
但是奇怪的是,這語焉不詳的賞賜。
禦史台那群人……卻是沒有一人跳出來狗叫……真是奇了怪了。
勤勉於製鹽之事……什麼叫勤勉於製鹽之事嘛,隻能說朱安寧是少詹事,本質上就是輔佐太子的。
那太子是副皇帝,天下政事都歸他一份,那四舍五入也算他少詹事一份,說他是勤勉於製鹽之事,聽著就像是瞎掰。
這就是尋了個由頭給他錢?
禦史台的人不動。
不少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安然。
而安然,自安然不動。
昨日去了宋濂那過後。
作為禦史大夫,他可是有管理圖籍、奏章的權限的。
他當即把關於朱安寧的一些記錄找了出來。
然後便是決定,隻要這年輕人不犯什麼大事,這禦史台絕對不能說他一句不是。
“寶鈔改製,火繩槍……番薯……土豆……這最新的是製鹽之法?”
這些相對秘密的卷宗,在禦史大夫麵前,算是開放的。
安然是越看越心驚……這第一個寶鈔改製,作為地方大員,他一眼就看出了價值,而且他也是主政浙江的人,這寶鈔改製他是無比欣賞的,原本他隻當是朝中劉伯溫還是李善長獻的策,沒想到是這朱安寧才是提起那人。
至於火繩槍……北征大捷直接證明了價值……
番薯土豆這個傳聞,他在浙江時也是常常聽說,隻是他也當是個傳聞就算了。
回京後這傳聞更甚,那江寧屯便是試種番薯和土豆的田地。
隻是坊間的傳聞實在是出入太大,比如有人說就是比起水稻小麥要高上一點而已,有人又在那裡吹噓說十倍有多。
中間的差距,是聽得安然直搖頭。
這也是那天吃過番薯土豆的大員們,閉口不談的結果。
朱元璋允許坊間有流言。
甚至允許大家討論。
但是他不想簡單就說出這具體產量是多少。
原因很簡單。
雖然朱安寧的實驗田是給出了一個數字。
但是沒有大規模種植之前,誰也不知道是怎樣。
到時種出來和官府放出的消息有出入,那會有損權威。
倒不如說隨他們討論,到時種出來貼個告示明明白白告訴百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