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魚焉知身在淵,錯把方寸做世間,好詩,二三句換個位再品品,感覺更有意思些。”
“不懂,俺是耕田的。”
“簡概:坐井觀天,”
“你這麼說俺就明白了,真有意思啊,你們這些讀書人和後世孩子真的很有才華,大唐和後世有你們這些才子真是了不起。”
【本以為這種意境會在小姐姐的評論區裡一直延續下去,沒想到這位山東的網友出場後,畫風竟然陡然突變了起來,
“小魚兒你牛波一,遊在天上像飛機。”
“書到用時方恨少,許多小魚真是好,”
“頭頂有魚遊,魚遊在頭頂,魚在頭頂遊,頭頂魚在遊。”】
古代位麵立刻就有學子站出來指出裡麵的缺點,
“平仄韻律都沒有了,隻能算是打油詩吧。”
“你說的對,但是打油詩也是詩呀。”
“是呀是呀,俺們連字都認不全,後世孩子一個兩個開口就是詩,這個是真的不能嫌。”
評論區留言:
【井魚遊若浮懸沿,占儘天傾像小源,輕影橫斜水清淺,暗廂遙望月逢椿。】
“這詩寫得怎麼樣,大才子,給我點評點評唄?”
“這個..實不相瞞,先生還未曾教予我鑒賞詩篇之道也,恕在下文采淺薄,一時還無法理解通透後世網友這首詩句的真實意境和所表達之意。”
“哦沒事沒事,我就是剛耕完田,閒著也是閒著。”
西遊位麵,
“唐詩三百首?唐詩,是我唐國出的詩,太好了太好了。”
唐皇李世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之情,差點就笑出聲來了。
【古人李白詩中仙,不及網友隨手編。唐朝若是有網友,唐詩何止三百首。得虧李白死得早,不然詩仙名難保。奈何老衲沒文化,隻能從上讚到下。待我重讀萬卷書,再與各位論高下。】
“喲嗬,好狂妄的後世學子。竟敢口出狂言與詩仙李白競相爭輝,可知詩仙李白就好比那皓月當空,而爾等不過是那米粒之光也。”
“有誌氣,我支持。如果沒有雨,那情人爭一爭的誌向,那麼一切將會止步於此,停滯不前。”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驕傲。也有每個時代的輝煌。相信後世學者們也有屬於他們的一片天地。那是我等以及失心李白這些古人們所無法企及的。廣闊天地。”
西遊位麵,
“師傅,你會寫詩嗎?”
“為師不會。”
“那可不行,後世和尚都會說兩句打油詩,你看這位高僧就會,師傅你可不能被後世和尚給比下去呀。”
“隻聽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沒聽說過外來的和尚會念詩呀。”
【圓井水清有魚遊,一二三四八九條。】
各大位麵的大清朝,
那些個辮子官員們一個個惱羞成怒,連官帽上的那支花翎都要氣得抖掉下來,
“抄襲!這是在抄襲我們乾隆爺!”
“後世的漢人真厚臉皮,自己文才不過關就靠抄襲我乾隆爺的詩句來顯擺,我看後世也不過如此。”
“對對對,我乾隆爺可是十全老人,後世的漢人也就那樣,永遠也彆想超越我們乾隆爺。”
要是讓後世網友們知道了這群大清朝老古董們此時此刻的‘指責’和嘲諷,也不知道會不會引來現代十萬水軍們的全軍出擊呢?
【池魚心無身外事,安於方寸樂無邊,遊人足跡遍世界,卻不歡喜隻人間。遊魚樂於水,人不安於世。】
“魚兒因為見識短淺,所以才安於現狀,可當魚兒見識過廣闊無際的大海,它還會滿足於小小的方寸池塘嗎?”
“見識過大海的魚兒,如果他還隻是一條小小的魚兒,那他根本就無法在大海裡存活,隻能淪為那些大魚們的腹中餐,除非他也成長為一條吞食其他小魚的大魚。”
“那不就是要個意味著要同流合汙?”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哎,如果不隨波逐流,那條魚兒便會在其他魚的推波助瀾下,被一個海浪拍打在海岸上,死得不明不白。”
“我..”
“隻有等到那條魚兒真正成長起來,等到他能在大海中存活,並且擁有一定的力量,那個時候他可以選擇是吞食其他小魚。還是守護那些還沒成長起來的小魚。”
這是作為官場老前輩,對剛剛步入這個吃人朝廷的新人一番勸解,
保持本心,想做出一番事業,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有這份心沒錯,但須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往往隻有等到暴風來襲時,他們這些人才會懂得,那個時候是不是就有點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