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魔童哪吒裡麵關於教育問題有所見地的看客,正在天幕之下侃侃而談,
其身邊的其他看客皆是一副好有文化的驚愕表情,不是大家都是來看個熱鬨的,怎麼你還整上教育問題了呢。
“像元始天尊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傲神仙,設想一下,如果哪吒沒能成功阻止敖丙,陳塘關真發生了冰山傾覆,生靈塗炭的慘案,元始天尊知道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也許就是跟天庭打報告,然後把東海龍族從牢頭變為牢犯。”
“真相了!還真可能就是這樣!像寶蓮燈玉帝為首的那幫神仙,根本就不會把下界生靈放在心上。”
“至於元始天尊的愛徒太乙真豬,要不是他在最後奮不顧身祭出寶蓮挽救哪吒和敖丙,那麼他就是個徹頭徹尾的混子兼反派,小事犯渾叫作敷衍了事,大事犯渾那就是赤裸裸的混蛋了。”
“不要太真實,在這之前我就覺得太乙真豬不靠譜,後邊他舍生取義我才對他有所改觀的。”
“然後說說哪吒的父親李靖,不可否認,我也的確為他那句‘他是我兒’感動到,但更加不可否認的是,這個人其實問題很大,他給哪吒的愛的確是真真切切的父愛沒錯,但陳塘關百姓為何會對妖族仇視到不分青紅皂白呢?以致對將門之子的哪吒也惡語相向,這種隻看出身,不分善惡的輿論生態的出現,李靖他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
“嘿,怎麼還就是李靖的責任了,你倒是說出個合理的理由來!”
“那我問一下,全程看下來,最讓你最大觸動的一個瞬間是在哪裡?”
“那還用說嗎?當然是最後哪吒拯救陳塘關,與敖丙共抗天雷的大場麵咯。”
“我不是,最讓我觸動的,是在敖丙救下李靖後,素來以知書達理示人的李靖,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拜謝敖丙這個恩人,而是以酒潑衣,去扯去敖丙隱藏身份的披風,並引導百姓視龍族為一切災禍的始作俑者。”
“這…這件事李靖他他是事出有因的,他是為了哪吒才會……”
“如果妖怪傷人作惡,儘可按陳塘關的規矩處置,可憑什麼敖丙生而為妖,即使他做了善事,在李靖眼裡就隻能是個壞人,而哪吒生而為魔,多次對陳塘關百姓下狠手,甚至有幾次差點出人命,可他卻能全身而退,就因為他是李靖的兒子,這真是個經典的社會模型,公道自在,人心留給大家自行思存。”
“說得我無法反駁,但也還是要反駁,就怕天知道用什麼來反駁。”
“這位不合格的杠精朋友,請你退一退,擋住我鏡頭,我倒要問問對陳塘關的百姓不知有何高見呢?”
“陳塘關百姓,說句實話,我真的不覺得他們做錯了什麼,原因我剛才已經說了,不以出身論善惡,這是多麼樸素的道理,看看人家李總兵,對家門之內倒是理得清楚,為何對外人就是另外的標準呢?最後大結局,得知真相的百姓們對哪吒躬身跪拜,你們很多人都覺得反感,我反倒覺得他們跪出了老百姓的淳樸,坦誠和勇氣。”
“好吧,我居然有點被你說服了都。”
“再說說敖丙那邊,他一路走來的內心掙紮,究竟是何原因?相信大家都清楚了,那就是來自龍族和師長那邊,東海龍王的期許,很難說有什麼錯,隻是過於沉重了一些,敖丙稚嫩的肩膀擔不住這種畢其功於一役的重任,我們大人都時常承受不住壓力而崩潰,彆說敖丙還是個三歲小孩。”
“這特麼是三歲?你說敖丙十五歲我都信!”
“全程看下來,所有人都想搬動‘偏見’這座大山,龍族協助天庭除妖,立下了赫赫戰功,結果最後呢,自己身上被纏上了無法掙脫的鎖鏈,這一纏就是海枯石爛的千年,這個理又找誰去說呢?還是天庭對妖族出身的龍族帶有偏見,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