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君寶這樣的,才容易被當核心培養。而對於君寶,有些人總喜歡說一些言論。
1說他躺平,不思進取,最後成功靠的是主角光環和開掛——但其實他並沒有,君寶學技能(練武)比任何人都上進努力卷,不比董天寶差。彆忘了君寶也擁有一身牛逼的技能。君寶固然不想著往上爬,但不代表他擺爛躺平,他也在自己的領域乾著自己的事業,比如練武、比如跟著佛笑樓的人幫助百姓扶危濟困,這就是他的事業。
2說他傻,一味忍讓退讓——這也是無稽之談。君寶、天寶兩個人被羅漢陣圍困的時候,是君寶連續兩次想出了以棍還棍、打翻燈油這種關鍵的破陣之法。正如電影裡說的,君寶可是聰明得很,隻是不屑於使用小聰明,還有破羅漢陣、反抗官兵,這本身就是君寶的抗爭,他才不一味退讓。
3說君寶這種人在社會裡吃不開——那你可真是大錯特錯。君寶一來本身就有牛逼的實力、二來人品可靠、三來有自己的原則和選擇、四來會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初心不改始終努力。這種人反而上限很高,比他高的人更願意賞識這種人、比他低的人更願意為這種人做事、大部分人更願意與這種人交往。能靠自身威信真正拉攏到人心的人,再差能差到哪兒去?
就算真的沒有取得非常高的成就,起碼人家靠著一身牛逼的技能和不錯的做人準則,也能安安穩穩、滋滋潤潤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反而是天寶這樣的,90%的概率是翻車橫死,哪怕10%的概率上位了,那100%也會摔下來!
最後總結一下電影:天寶之所以會取得一時的成就,那是靠著出賣了君寶這個兄弟,才立了功。君寶之所以會這麼慘,是因為被天寶連累背叛。少林寺裡的時候,天寶整天惹事兒,君寶哪一次沒有選擇幫他?連他們兩個被趕出來,也是因為被董天寶連累。君寶對他還不夠仗義??董天寶後來乾的是人事兒嗎請問??
最後祝願某些人一句:祝你們的生活裡全是董天寶這樣的人。】
“他背叛了自己的階級,不用給他洗白成不服輸之人,他的努力全花在背叛上麵了,這樣的人還有人憐憫?”
“功名利祿何錯之有?蔑視功名者,不過是無能之人的自我意淫罷了。”
“我有一點不理解,天寶下了少林後幾乎是轉瞬間就變人設了,委曲求全,拚了命要往上爬,但如果他是這種性格的話,在少林寺裡麵也不至於惹怒大師伯,早就溜須拍馬成為大師伯的心腹了。”
“因為大師伯沒法溜,人家有自己的徒弟,心腹,董天寶是要利益的,可不是為了眼前的苟且,何坤,劉瑾不能給利益的時候都可以殺,大師伯完全給不了,就沒你的地,溜也沒用。”
“彆說,現實中人還真就這樣,因為他潛意識裡知道寺中長輩不會真對他下死手,而外麵的官兵及其背後的權力可不會對他心慈手軟。所以他敢對長輩不敬,而麵對真正擁有生殺大權的權力時卻俯首帖耳了,很多叛逆少年不都是這樣麼,在家在學校對家長老師叛逆不羈,似乎天不怕地不怕,真到了外麵,隨便一個社會大哥就能把他治的服服帖帖。”
天寶看著天幕上這麼一大段,每個字都像是在控訴著他有多麼的十惡不赦,
他心裡麵是不服氣的,可他又不得不承認,這些犀利的指責出他的缺點並非無稽之談,而是一針見血,字字珠璣,句句戳心。
難道,我真的就這麼不堪嗎?
天寶此時此刻,就像是一個剛剛出了校園,接觸到社會毒打的大學生,已經陷入深深地懷疑和迷茫。
【天寶這種人最適合當酷吏或者太監了,因為這兩類人都是皇帝鷹犬,隻要把皇帝的事辦妥,你怎麼搞皇帝懶得理你。酷吏才不在乎上下左右的人恨不恨他,反正下次羅織罪名,把你也安排進去就行了。太監也不在乎同事和所有人看不看的起他,隻要你畏懼他身上的皇權威勢就行了。其他職業就不行了,沒有人配合,沒有同事幫襯,必定是難逃一死。秦檜還有三朋友呢。上了戰場還得有人幫你掩護側翼呢。】
“他還真不成,這人不甘人下,隻怕皇帝也想做了。”
“:皇帝:這人好用,臟活就他來了,用完再丟。”
“要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皇帝今天能讓你殺人,明天一樣會找人殺你。”
“當不了部門一把手的,頂多當個工具人,而且是一舉一動受監管那種。理由很簡單,現實世界乾到部門一把手的領導都不傻,不會給這種人任何實權,也不會讓他接觸任何核心領導層的關係以及行業機密,到頭來最好的結果就是能活著混口飯吃,且有人願意把他當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