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用完膳、漱了口、用了茶之後,老太太不等若罌開口,便直言說道,既二人守孝,日後就在自已院子裡的小廚房用膳吧,若是到了日常節氣,到底還是要出來一起用膳的。
隻是平日裡不要一味誦經守孝,還要多陪陪老婆子才好。
既然老太太發了言,若罌自然投桃報李不會駁回,因此隻帶著黛玉恭恭敬敬的行了禮,應下此事。
旁邊寶玉見了,便晃著老太太的胳膊隻說不依,眼瞧著如今情形,這姊妹兩個要日日守孝,雖平日裡會跟著姊妹們一起上學,到底和他們平時讀書不一樣。
說是連每日用飯都見不到,怕是日後極難見麵。
這一次賈璋卻沒攔著,畢竟若是果真答應叫若罌和黛玉每日隻待在梨香院裡守孝,他日後想見媳婦兒,怕是也難。
果然老太太被他纏的不行,便和若罌與黛玉說道。“你們姊妹兩個雖是守孝,但到底年紀小,都是小女孩兒家,也不能日日拘在院子裡誦經,恐會移了性情。
每日裡還要多出來走動走動,與姊妹們說說笑笑才好。雖不能飲酒作樂,到底還要每日放寬心,不然你們母親知道了,怕也是要心疼的。”
老太太提到了賈敏,若罌和黛玉無有不應。
況且,若罌說守孝,不過是要拿守孝的規矩說事兒,難不成她還真打算和黛玉每日守著小佛堂日日誦經?
彆說是黛玉坐不住,便是她自已也坐不住。一個守孝的由頭,不過是想以此不叫寶玉近身罷了。
姑娘們在老太太處說笑了一會兒,天色晚了,便各自回了各自的屋子。
因梨香院要穿越整個賈府後花園,老太太便吩咐賈璋送兩個妹妹回去。
原本寶玉也鬨著要去,可老太太心疼寶玉,便說天色晚他又年紀小,怕他鬨得晚了晚上睡不好,不叫他去,隻叫他趕緊回碧紗櫥沐浴歇著去。
寶玉便可憐巴巴的瞧著賈璋,賈璋連理都不理他,起身引著兩個妹妹往外走。
到了外麵,他從小丫頭手裡接過燈籠,親自為若罌和黛玉照著路。
見旁邊還有兩個嬤嬤跟著,賈璋也不好私下與若罌說話,便隻能借著夜色挨著她近些。
那熟悉的香味兒和溫熱的身子就在旁邊,倒也叫兩人之間生起縈繞的曖昧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