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見,鄭乾(1 / 2)

大明第一公 歲月神偷 3758 字 2個月前

“開局就死了爹?”

鄭乾看著麵前銅鏡之中,那張十分俊朗,卻又格外陌生的臉。就這樣一動不動,看了好幾個小時。

他叫鄭乾,這是他離開孤兒院時給自已取的名字,寓意掙錢,掙大錢當人上人。

但現實是,從他步入社會的那天開始,一直到昨天之前,他都隻是一名勉強在溫飽線上掙紮的社會最底層.

他做過力工,送過外賣,送過快遞,擺過地攤....

他一直努力的起早貪黑的辛苦的勞累的工作,就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可以憑借自已的付出過上好日子。

可現實是,他始終一直在最底層徘徊,比沒有回報讓他感到憤怒的是,沒有希望。

於是他累了,暫時放下了對美好生活的癡念。選擇當了一名最不起眼的,南京鐘山岐陽王李文忠墓園的保安。

但誰知道,上天居然跟他開了這麼大一個玩笑。

夜班巡邏完畢,一覺睡醒之後,竟然成了大明王朝開國六公之一。自小被明太祖朱元璋當成親兒子養的親外甥,世襲罔替曹國公李文忠的嫡長子,李景隆。

他的祖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最為敬重的二姐,大明帝國曹國長公主。

祖父乃是明太祖朱元璋視為親兄長的姐夫,大明隴西郡王李貞。

靈堂棺槨中那位,是他的親生父親,大明王朝世襲罔替曹國公李文忠,追封岐陽王。賜葬鐘山,配享太廟,名列大明帝國開國功臣第三位。

在元朝末年,天下大餓殍滿地的歲月之中。明朝的開國皇帝洪武大帝童年少年時,正是靠著他姐姐姐夫的救濟,才能免於餓死。

洪武皇帝曾在晚年回憶,有年春節,家裡窮得鍋都揭不開,父親長籲短歎母親偷偷落淚。正在一家人絕望的時候,他姐夫挑著擔子帶著自家牙縫裡省出來的糧食,走了三十多裡地,頂風冒雪給他們送來了過年的口糧。

而他的父親李文忠,更是被朱元璋從小當成了親兒子一般培養,且倚為臂膀。

~~

“嗬!”

撫摸著自已那張青澀的臉頰,鄭乾的嘴角帶上幾分複雜的玩味的笑容。

“李景隆?未來的大明帝國曹國公....”

“這個身份倒是不錯呀?一生下來就有享受不儘的榮華富貴,一生下來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生下來就是人類最頂層....”

“老天...”

鄭乾抬起頭,看著窗外搖曳的樹影,苦笑道,“你是不是看我前一世活的太苦了,所以這一世給了我這麼一個高高在上人中龍鳳的身份?”

“嗬嗬!”

隨即他又笑了幾聲,再看向鏡子自已那俊朗的麵容。

“大明帝國世襲罔替曹國公?你雖生下來就擁有一切,可在曆史上卻是個著名的繡花枕頭,草包將軍,二五仔,被萬人唾棄千夫所指背負萬古罵名的大明戰神一代目呀!”

鄭乾雖沒什麼文化,但因為在李文忠墓園工作的原因,對於李家父子的生平卻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這李景隆小時候跟建文帝朱允炆一塊長大,情同手足。

不然在朱棣起兵靖難的時候,建文帝也不會同意先後讓李景隆統領近乎六十萬大軍,北征平叛。而且在一敗塗地之後,沒有任何處置,連他手指頭都沒動一根。

而在李景隆成年之後,對他寄以厚望的朱元璋派,多次派他去邊關學習練兵打仗。甚至一度在大明帝國風頭最盛的燕王朱棣麾下。

朱棣是他的表叔,他在朱棣身邊的日子裡,朱棣對他也是百般嗬護。

曾有人戲言,曹國公李景隆是燕王的義子!

可以說李景隆前半生,風光無限,簡直就是命運之子!

但他的後半生,卻晚景淒涼不勝唏噓。

當朱棣兵臨南京城下的時候,他李景隆背叛了自已的表弟建文帝朱允炆,帶人打開了南京城門。

朱棣登基為帝,先是封他為靖難第一功臣,後又各種無以複加的奉賞。大明帝國世襲罔替曹國公,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一千石。位列,大明帝國文武百官之首。

但隨後,他又被朱棣褫奪爵位,圈禁抄家。

家族榮譽與他的人生一塊兒顏麵掃地。而他也在眾叛親離之中,圈禁憋屈而死。

“既然我成了你,那我就會變成更好的你!不,是變成更好的我!”

鄭乾昂起頭,緩緩走到銅鏡跟前,看著鏡子之中自已的眼睛。

“我不會辱沒你的姓氏,不會辜負眾多人對你的期望和厚愛,更不會讓你在史書上留下千夫所指的罵名!”

說完,他低下頭整理下自已的衣襟,轉身欲動。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