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想辦法(5)(1 / 2)

大明第一公 歲月神偷 3839 字 18小時前

“此次陝西華州受災,五縣淪陷,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

李景隆麵對朱家父子二人,正色說道,“正如老爺子您說的,賑是其次,管是首當其衝的第一要務!”

老朱和小朱對視一眼,同時在椅子上落座。

“說下去!”老朱道。

“賑.....數十萬人怎麼賑?”

“那得多少人去管他們?”

“管他們的人怎麼管?”

“調兵?”

“那這麼一來,朝廷又增加了一個巨大的花費!”

“即便再撥一百萬兩,也未必能夠!”

“而且其實災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自己慌了。”

“所以臣覺得不能單純的賑,而是要給他們點事做!”

說著,李景隆抬頭,“臣以為.....!”

“從災民之中,挑選青壯出來,按天給與工糧,直接參與到賑災和災後的重建上!”

“災民手中有了糧,青壯們被管束起來有了事就不會亂!”

老朱小朱同時對視一眼,忽然之間皆是莞爾。

“你呀,不揍你,你就想不出好辦法來!”

老朱笑罵一聲,“挨一頓揍,才想出個真正說的去的辦法!”

“你要說的...”朱標笑笑,“是以工代賑吧?”

“啊?”

李景隆一怔,低聲道,“此事,古已有之?”

“你個不學無術的家夥!讓你平日多讀書,你都讀了什麼?”

朱標點點他,“以工代賑,最早記錄源自齊國大夫晏嬰,前宋時名相範文正公也曾用此道,用以控製災荒.....”

說著,轉頭看向老朱,“父親,兒子以為此事可行!”

“嗯,來人,傳六部九卿還有都察院進宮議事!”

以工代賑,相比於李景隆所說的風化牌,直接上升到了軍國大政的等級。

這也意味著,必須要集思廣益慎重對待。

“另外賑災一事!”

朱標又道,“父親,是不是要選派欽差大臣,趕赴災區。”說著,頓了頓,歎息半聲,“地方官實在是信不過!如此大災,他們為了保住頭上的帽子,必然會能藏就藏,能瞞就瞞。”

“甚至不惜....草菅人命!”

老朱點頭,“這跟咱想到一塊去了!”說著,也頓頓,“太子可有人選?”

聞言,李景隆看了朱標一眼,馬上低頭。

老朱這是讓他兒子,在朝中樹立權威呢!

也是讓太子朱標,給自己班底中的人露臉的機會呢!

“刑部右侍郎章存厚如何?”朱標低聲道。

“哦!”老朱眉毛一動,“故章學士的之子,家學淵源,品行端莊,在河南觀察使的位置上考評都是優等,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章存厚?

李景隆腦中把這個人的形象過了一遍,心中暗道,“這個人看來是標哥未來幾年都要重用的人,我這邊一定要跟他打好關係!”

“二丫頭?”

突然,就聽老朱喊他,李景隆茫然抬頭,“臣在!”

“哎,你身邊有沒有什麼人選?”老朱問道。

這話把李景隆問得,更是摸不著頭腦。

這等軍國大事,讓我推舉去賑災的欽差?

您是太看得起我了?

還是我耳朵出現幻覺了?

“父親在問你話呢?”見李景隆不出聲,朱標催促道。

“這....臣身為勳臣,平日跟朝中的官員們都不大來往。您老讓我推舉負責賑災的官員,這...臣是真的....”

正說著,李景隆看著老朱含笑的眼神,突然間讀懂了其中那絲絲的含義。

既然選派欽差,那六部九卿皇親國戚隨便選一個人不就成了嗎?

六部九卿雖然位高權重,但跟地方上牽扯太多。

都是他們的門生故舊,到了地方之後,多是瞞上欺下。

賑災這種事,最好是派那種毫無根基的,沒有派係的,誰都敢得罪的愣頭青去!

“既然您問了!”

李景隆改口道,“臣心裡還真有個人選,這個人您和太子爺也是誇過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