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武剛朱會計聽得聚精會神,加上武大慶會扇呼,從蔬菜大棚到責任製,又從責任製聊回蔬菜大棚,兩名老同誌積極性都被他帶動起來了。
武剛心潮澎湃:“發明大棚技術的可真是位高手啊!”
朱會計也點著頭:“桃三杏四,梨要五年才能下果,可是要想見效益快,我們武家溝適合種點什麼呢?”
武大慶立即爽快的說:“武叔,給我開封介紹信,這個問題包在我身上,到時候我找小武領我過去問問,看看能不能聯係到農科院的教授,看他們是怎麼搞的。”
武剛連連道:“對對,要多問多想,這樣才能穩紮穩打落實羅書記交給我們的任務。趁現在天還能動土,爭取入冬前就把大棚建起來。”
朱會計沒有啥豪言壯語,就隻是跟著點頭。
隻是說到這,武大慶皺了一下眉頭,武剛立即道:“大慶,你是不是還有什麼話沒有說?”
武大慶小心說道:“我隻是在想,咱武家溝有這麼多人,僅僅有幾個大棚,到時候盈利多了,種大棚用誰不用誰,肯定會引起部分社員矛盾。”
武剛眉頭緊鎖的抽了一口煙袋鍋子:“這倒也是個問題,要是每個社員都用,就用成了大集體,還是帶動不了社員積極性。”
“所以除了大棚我們還要折騰。”
“還怎麼折騰?”
“養豬!”
“建一個服裝廠!做衣服!”
養豬武剛可以理解,等開春多抓幾頭豬羔子分給社員養,到時候按照工分給社員分紅。
可是做衣服?
武剛皺起眉:“那是資本家做的活兒,我們農村人也做不是亂套了嗎?大慶,我覺得養豬可以,但做衣服這事我們得小心,寧可不掙錢,但一定求穩,萬萬不能犯原則性錯誤。”
朱會計也讚同點點頭:“萬一再來個運動,我們個個都得吃批鬥。”
武大慶信心滿滿:“放心吧兩位叔叔,你們就信我的吧,批鬥的日子早就過去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國家就會頒布政策全國上下抓經濟,我得到最可靠消息。南方那邊正在籌劃設立一個特區,我們現在想都比人慢了一大步。”
“以後掛在大家嘴邊的話:修路、搞養殖、建工廠、開商鋪!就算以後再革命,也是革咱窮的命!”
武剛朱會計都沒讀過多少書,本來有很多話和政策他們都聽不懂,想道歉武剛又開始迷茫了,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那建了廠,以後我們農村人也能像城裡人那樣上班拿工資?”
“起家辦廠的錢又從哪來呢?”
武大慶立即笑了:“羅書記不是說了,隻要咱能想出好的掙錢路子,到時候就會給咱們聯係貸款,彆說咱現在已經研究出好路子,就算沒好路子也要把錢先貸出來啊。”
“可是萬一賠了還不上怎麼辦?”
“也沒那麼多布票,社員一年到頭都扯不上幾尺布,哪有多餘的布料做衣服?”
武剛朱會計與武大慶開了整整一天閉門會議,除了中途出去撒了兩泡尿,其餘什麼都在屋子裡解決的。
可惜時下不允許個人辦廠,如果可以的話,武大慶肯定光膀子就乾了,隻得向兩人耐心解釋。
兩名老同誌徹底被武大慶扇呼來勁,武大慶也給自己逼上梁山。
他們一統計,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差不多有十台縫紉機,再去公社跑幾台,再去紡織廠拿原料,武陽先後在兩個紡織廠當做副廠長,拿點原料還是有點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