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卓彆林(1 / 2)

塗寒和對於比賽結束之後的表演滑的態度向來都是怎麼快樂怎麼來。

因此,和之前兩個賽季一樣,他對於這賽季的表演滑定位十分的明確。

動作足夠的滑稽以及誇張。

不過他的這種想法因為莫爾頓·韋伯斯特的事情後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塗寒和對自己的狀態認知算是極為清楚,雖然這位運動員的離去對於他而言最多達到了是有些共情的地步,但在要是想在這種前提下調動起能夠維持整場的情緒,塗寒和自認為他的能力還是夠不到格。

引起短暫的共鳴簡單,但是如果想要在兩分多鐘的時間裡全程保持同樣的一種為之沉浸的狀態,這可不是1+1=2的問題。

冰麵上的表演除了情感之外還要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這一結合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畢竟卓彆林喜劇大師的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更何況根據他拉脫維亞站的成績,塗寒和給排在最後一位。

緊接著的就是有著特殊意義的一場final集體謝幕。

在喜之後隨即疊加上一層悲哀。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不算是符合場景。

或許和維克多·菲利克斯說的一樣,換一種方式來表演自己這樣一場特彆的節目,能夠取得的的效果會不錯的多。

塗寒和這麼想的,第二天也是這麼做的。

當他的名字出現在冰麵上時,一身燕尾服戴著個高禮帽拿著個手杖的身影隨著光影的照射緩緩的出現在了冰麵之上。

雖然動作依舊滑稽,但是這位冰上表演者本場表演的一舉一動之中卻自然而然的帶有著一種孤寂與哀愁。

如同參加表演的並不止他一人一樣。

誇張的動作之下似乎存有著另外一個人的身影,冰場上舞者完成的每個動作似乎都在與著這位曾經見麵過的友人進行著一次跨越時空的問好。

不斷變化的手部姿態跟隨著一個又一個繁雜的步伐完成了預先設定好的動作,哪怕不少有著些臨場發揮的改動,但一切完成的卻又足夠的引人心弦。

飄逸而又沉重,塗寒和的步伐哪怕是在擅長小關節運動的日本主流媒體看來也幾乎找不到什麼缺陷。

就和他們之前在一場點評裡說過的那樣,這位運動員最不擅長的反而是他的跳躍。

在足夠讓人驚歎的小動作之下,哪怕隻是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缺陷動作也能夠被無限的放大。

而這也是他中二的六邊形評分凹了一角的原因。

說來也好笑,塗寒和在國內被吹的神乎其神的四周跳躍在日本媒體的評分係統中五分僅僅獲得了3.5分。

塗寒和倒沒有看那一期的解說視頻,但是聽譚儒的轉述,他這個3.5分裡麵還有著0.5分來自主持人母愛一般的灌水。

沒錯,就是傳說中的顏值分。

情緒上的渲染遠比塗寒和意料之中的還要順利。

不少觀眾在觀看這一場表演滑之前就通過各個渠道知曉了莫爾頓·韋伯斯特的意外,而能夠知曉的也都不免的會為這個18歲堪堪成年的運動員感到遺憾。

哪怕他來自另外的一個國度。

這些遺憾的情緒很順利的便被冰上舞者的一舉一動給勾了出來,共同彙聚成為涓涓細流,聚集在冰場之上,與著塗寒和一同完成整場表演的敘述。

塗寒和對於表演滑的向來注重詮釋它的前兩個字,因此,算是默認的,他在整場表演中的難度一直都不算太高。

哪怕是在他能夠穩定表現出4T之後,他在表演滑上的動作也依舊處於三周跳的範疇之中。

除了這次之外。

拐杖和帽子作為道具對於整場表演跳躍動作的完成有著不少的限製,因此,在出場之後沒多久,隨著一個滑音的出現,冰場上原先正在左右試探著的‘卓彆林先生’突然停下了加速的動作,在聚光燈之中左顧右盼了一下,緊接著便將帽子與拐杖放到了一旁的欄板之上。

一副小心謹慎的模樣,生怕它出現什麼意外。

而後,便隨著一瞬而過的音樂再度開始了他的表演。

大範圍的撚轉步伐與搖滾步相結合,從隔壁冰舞隊偷學的芬蘭快步舞也一同加入到了這一段加速之中。

步伐進入步伐離開,塗寒和的開場動作和以往一樣,依舊是個高難度但是完成的又極為高的3A跳躍。

足夠的力量,以及順利的落冰。

哪怕這塊冰麵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表演後已然快變成了新型‘鑿冰機器’,但大而深的弧線依舊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冰場之上。

帶著一個極為標準的浮腿姿態滑出。

不過整場表演之中相似的也僅僅限於此。

音樂依舊歡樂,但悲傷也是不可少的。

在一個3A之後,他又緊接著的來了一個連掩飾都懶得掩飾動作爛得離譜的起跳。

之所以叫做掩飾都懶得掩飾。

彆說飼養員了,稍微了解點花滑的都清楚這是久經冰場的頂級運動員不可能犯下的錯誤。

除非他是刻意的。

並且是刻意且誇張化的。

畢竟這起跳動作雖然誇張,但摔的卻是民間公認最輕的。

由於力量不足以完成全套動作,在整個跳躍之中稍微有著些職業本能的運動員都會跟從肌肉記憶選擇跳空然後落冰。

再怎麼嚴重最多也就個尾椎骨著個地,痛那麼一下罷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