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用空礦車架裝了不少木頭和木板。
都是彭明遠和張衛東裝的車。
李世寬和劉建民在挑選那根直徑達30公分,長度四米左右的大木頭。
最後在一堆木頭的底部找到了一根,兩人把上麵的木頭一根一根搬到旁邊,把那根大木頭找了出來。
彭明遠找了二根長竹竿,謝春禮跟彭明保借了一個三節手電筒。
推著一車木料到了1575人行井下麵平巷。
謝春禮從人行井上到三層,拿著手電筒去仔細檢查運輸井,岩壁上有沒有鬆動的石塊。
張衛東還對謝春禮說:“老謝,彆走那麼快嘛,幫我們傳一下材料唄?”
一人站一處樓梯板,多一個人就可以少傳一次。
五個人恰好到上麵二層,再傳一次就到三層了。
因為這次木頭和木板都比較多,上麵那些樓梯板空間窄小,可能都堆不下。
二層三層平巷才可以堆放。
謝春禮罵道:“我這麼大年紀,一身都是病,你好意思叫我幫你傳木材,你想要我死麼?”
李世寬說張衛東:“人家老謝是安全員,不是支護工,你不要指使人家給你做事。”
他想了想說:“這根粗大木頭留在這裡,先把這些小木頭和木板搬到上麵去。
這些木頭有六米長,先把木頭釘好馬釘,站在第二付木梯處,把木頭傳到第四付木梯處的人,再傳到第五付木梯,上麵二層平巷站一人,把木頭堆好。
那些木板樓梯板板應該可以堆得下。”
大家都沒意見。
一根三十公分寬的木板,二米五長也有四五十斤重。
直徑10公分,長六米的木頭差不多一百斤重。
這些重量對他們幾個人來說,不算重,很容易可以應付。
在木頭幾處位置釘上馬釘,用來抓手。
彭明遠選了一個中間位置。
木頭從下麵傳上來,接住後往上遞到上麵的劉建民手裡。
兩傳到二層平巷的張衛東手裡。
把八根木頭傳完,同時又把二十多塊木板和幾付木梯傳上去。
在二層平巷休息了片刻,又接著把材料傳到三層平巷。
把材料搬到運輸井入口。
看見謝春禮正在把兩根六米長的竹竿,用鐵絲綁到一起。
他說:“小彭說得沒錯,最頂端左角岩壁上,是有一塊鬆石,不處理的話,你們在下麵作業會很危險。”
十幾米高的石頭砸到頭上,即使是拳頭大,也會把人砸成重傷。
李世寬拿手電筒往上方照去,果然看見一塊鬆石,旁邊出現一條裂縫。
謝春禮把綁好的竹竿,朝頂端伸了過去,很容易就把那塊鬆石捅下去了。
仔細檢查了岩壁周圍,並沒有發現其他的鬆石。
彭明遠也沒有發現運輸井上方岩壁上還有殘留的鬆石。
幾人商量如何在懸空的運輸井上方搭建一個安全平台。…。。
先在平巷靠近運輸井位置支一根木頭,然後將直徑10公分長木斜靠到對麵岩壁。
用馬釘固定在橫梁上,再在斜木上麵釘上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