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根生洗漱出門,路過隔壁穿堂西時,還聽到了玻璃酒瓶砸紅磚地麵的叮咣聲。
月掛樹梢,繁星如沙。
係統商城左下角標注的01:46
不清楚新搬來的閻大成頭一晚溫窩喝到了什麼地步,更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散的局。
唐根生和李棟是七點半左右就散場了。
送客出院子大門,回來時特意抻脖子往中院看了一眼。
多了一個鄰居,嫂子林靜今晚應該不會過來。
唐根生回了屋,插上門,關燈入睡。
酒沒喝多,但借著微薄的酒意,也很快便進入了深度睡眠。
醒來便是現在。
他要去一趟曉市。
跟李棟的借錢是借口。
但實際缺口也不是區區150塊。
畢竟依著關師傅的報價和規劃,院子柵欄門,地窖和兩間屋的木包鐵吊頂……
沒三百大洋解決不了唐根生的需求。
關師傅的朋友好像很厲害,鋼化玻璃、挖地窖,甚至焊接鐵皮水膽也能承接。
怪厲害的嘞。
曉市通小市,又名鬼市。
因為人們傳說鬼都是在夜間出來活動,鬼的集市就是‘鬼市’。
小市東西遙對峙,平明買賣鬨如蜂。
萬般故物雜真贗,準備收攤九點鐘。
這是清末《京華百二竹枝詞》記載的內容。
說的是東西曉市。
東小市在崇文門外,西小市在宣武門外。
比清末民初升至鼎盛的德勝門小市更為有名。
小市以三種人為主。
城外的農戶、獵戶,攢出糧食、蔬菜,上山打的野味兒拿來擺攤販賣;
家道中落的清朝貴族,變賣家中古玩維持生計,怕跌份兒,所以在深夜借著朦朧夜色做買賣;
第三類便是打鼓的。
打鼓的分打硬鼓和挑筐。
腋下夾個藍布小包,內包戳子和試金石,他們專門收買金銀首飾、古玩玉器、名人字畫,還有硬木家具和貴重衣服等物,統稱為打硬鼓的。
另一類,則是擔兩個筐子,好壞物品都收,所以被稱為挑筐的。這類人白天走街串巷收貨,第二天天不亮就到小市擺攤賣貨。
估衣鋪、古玩鋪、金銀首飾樓等行業的人,每日提著風燈躉貨,他們離不開打硬鼓的。
貧苦的百姓和普通家庭,也離不開舊貨攤。
所以小市的存在,是市場需求的產物。
新社會成立,打鼓的和其他舊貨行的人們,大多數都成了物資回收公司和信托商店的骨乾,走上了為人民服務的康莊大道。
而無法擺上官麵的小市看似取締,實則隻是由明轉暗。
特彆是票證製度開啟後,以自家富裕兌換所需的以物易物的需求大大增加,小市不僅沒有沒落,反而日漸繁華興盛。
喝酒的時候,李棟跟他說了很多。
唐根生悄悄拉開垂花門,再打開院門,趁著夜色循著德勝門的方向而去。
東西小市、大柳樹鬼市、潘家園鬼市、報國寺鬼市……
大大小小的多不勝數。
唐根生再三考慮,挑了德勝門小市。
一來是距離,二來是地形更熟悉一些,方便遇到突發事件及時反應。
一刻鐘不到。
唐根生來到了傳說中的鬼市。
他起初沒找到,多轉了幾分鐘,遇著一行跡可疑的。
那人包裹嚴嚴實實,走路抄著手縮頭巴腦,身影畏縮順牆根,走路墊著腳跟畏畏縮縮。
唐根生尾隨著他。
那人也隻是回頭看了一眼,也沒太大反應,照舊按他自己的節奏走著。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