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相差甚遠 不止一籌(1 / 2)

懂行的吃貨點帶魚,一定要紅燒。

乾炸像話嘛。

帶魚乾炸忒簡單,就跟糊弄事兒似的。

無論紅燒還是乾炸,第一道工序都一樣,那就是乾炸。

炸一遍八成熟。

乾炸帶魚的做法,就是炸第二遍,炸透加著色。

都不用換新油。

就說敷衍不敷衍吧。

炸完了就妥。

頂多再撒點孜然和胡椒粉。

就算很精致了。

紅燒才是正經做法。

起碼還得擱冰糖、醬油,用香料和佐料熬個紅燒醬汁。

炸過一遍的帶魚倒進去,裹上醬汁熱透滲入後,再倒水咕嘟。

孤獨一擲。

把水分蒸發大半,醬汁潤物細無聲的潛入魚肉之中。

這道紅燒帶魚才算完成。

單單從字數上分析,作者也會喜歡讓唐根生做紅燒帶魚。

除非不想水字數。

嗯……

唐根生不想。

但那五想。

因為胖哥想讓那五想。

這年代太苦了。

偶爾吃幾頓紅燒帶魚、紅燒排骨、紅燒肉之類的,也絕對得不了糖尿病。

富貴病在這個年代,不是誰想得就能輕易得上的。

首先,不能隻是富,也不能隻是貴。

一定要富與貴兼得。

其次,才是有病。

那五現在隻是有病,一種稀裡糊塗就懷念唐家大小姐唐生月的病。

唐生月排行老四。

建國前一年遭逢一場大病,病愈之後便如同換了一個人似的。

讓接觸過她的人都倍感驚豔。

不是容貌驚豔,而是才情驚豔。

那五以前仰慕唐家三公子。

羨慕他的紈絝和不羈。

一個看似紈絝的公子哥兒,卻愣是將汪偽和光頭耍的團團轉。

後來那五接觸到了唐家老四唐生月。

徹底淪落了。

當世之中,竟有如此人物。

可惜自己半生碌碌無為,便是早生十五載,回到叱吒風雲的少年時代。

估計也羞於追求這位才女佳人吧。

入贅,其實也挺好的。

不怪唐大小姐見不上姓張那小子。

也早猜透了他會‘挾兒子以保性命’的舉動。

四公子猜得透人性,布局之深、之精妙,那五由衷佩服。

“五叔,最後這道菜,得大燉一會兒,俗話說千滾豆腐萬滾魚,粉條最後折進去。您去前邊喝會兒茶,我弄好了端過去……”

唐根生現在對於那五家的廚房一點都不生分,陀螺似的轉來轉去,嫻熟的很。

那五笑著搖搖頭。

不愧是大小姐的兒子,也酷愛廚房這一畝三分地。

隻不過大小姐更愛最裡麵的西餐部分,唐根生這小家夥,擺弄的中餐更多。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還有沒有機會再看到大小姐在這廚房裡忙碌的情景。

那兩年,他可不敢倚著門框大搖大擺的看,都是偷偷扒著門框,探出半個腦瓜,把鼻子和嘴巴藏在門後偷瞄。

還真是懷念的歲月呀。

如果。

能看到這娘倆一個在西餐,一個在中餐,一起忙碌的話……

用四個字來概括,那便是——

此生足矣。

“我去前麵溫酒,等你的粉條豆腐燉五花肉。”

那五邁步進了廚房。

把紅燒帶魚端上,去了前麵正屋。

唐根生瞅著五叔,感覺他今兒心情格外好。

心裡就嘀咕,大概趁此機會提一提工作安排換成嫂嫂秦青的事兒。

應該不會太掃興。

回過頭,看看鍋內咕嘟咕嘟的豆腐塊,已經有些‘浮腫’了。

兩菜一湯擺上桌。

紅燒帶魚,白菜豆腐粉條燉五花肉。

湯是海鮮疙瘩湯。

出鍋時撒了芫荽。

芫荽不是唐根生提供的。

這院子裡有大棚。

唐根生也是今兒才知道。

地窖都是兩室一廳的那種。

叔侄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再加上昨個兒的情分累積。

現在不說無話不談吧,也得是親切有加。

夾兩口菜,抿一口酒。

刻了領導頭像的51年精釀茅台在唐根生端菜過來時就被開了。

心頭拔涼。

五叔啥都好,就這無形之中的鋪張浪費,讓唐根生很是肝疼。

普通茅台不好喝嗎?

非得糟蹋這種帶BUFF的品種?

唐根生忍著心疼作陪。

終於找到了‘最佳’時機。

說實話,唐根生問起‘工作’的事情,依舊有些硬頭皮。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確實憋得身體不是很舒坦。

結果——

那五今兒沒有睡午覺。

精神頭倍兒足。

足足訓了唐根生半個鐘頭。

嫂子變嫂嫂這件事,讓他很是頭疼。

當男人有什麼好。

年紀輕輕的,總會為管不住褲襠裡的二兩肉惹麻煩。

徒增煩惱。

發泄完還是無奈應允了唐根生的請求。

這些瑣事,大不了下次一股腦打越洋電話時絮叨一遍。

他隻是個小人物,管不了太大的事兒。

下層PK,中層博弈,上層交易。

那五勉強算是博弈層麵的一個小人物,唐根生這檔子事兒,還是讓大小姐自己談判去吧。

當初為了帶著唐家搬遷出去,約翰牛不都承認種花家建國了嘛。

現在唐家小少爺肆意用二兩肉釣魚惹禍……

應該也不差再多個高盧雞或者小白鵝。

反正唐根生的親娘本娘有驚才絕豔之本事。

嗯,最近貌似有恢複跟自稱鶴的短腿雜交鳥關係的呼聲。

這個信息,下次通話時,也補充一下子。

那五覺得以唐大小姐的能耐,隻有她不想,沒有她做不到。

最後結果是好的。

承接上一個破折號:五叔答應了。

聲音帶有獨屬於他的絲滑和尾音兒。

能明顯聽得出些許小脾氣。

唐根生屁顛屁顛扶五叔去耳房歇息。

又把勸了好久終於省下沒開封的另一瓶頭像茅台揣進了兜。

於四點二十分回到了自己家。

關師傅剛走不久。

工人開始在外間屋搭梯子架橫梁了。

裡間屋收拾完了。

唐根生去二層轉了一圈。

順著東北角一人寬的抽屜樓梯上了二樓。

西牆整麵書架已經固定完成,也是個人字形。

得益於這套四合院的規格不低,近六米的高度讓唐根生這種一米八幾的大高個站在二樓邊緣位置,也不用太在意會不會磕著頭。

中間人字頂的高度,就更不用說了。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