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我已經結婚了(1 / 2)

夏濛很優雅。

油條切成小段裝滿一盤。

一部分在豆漿裡泡著,偶爾作為調劑隨著湯匙一起舀起吃下。

另一半用筷子夾了,先沾一下綿細的白砂糖,再沾豆漿,送入口中。

她並不矯揉做作,吃相自然隨和,卻給人一種恬靜雅致的美感。

那五坐在對麵,油條豆漿之外,沒有白砂糖,倒是比夏濛多了一碗豆腐腦。

兩人對坐吃早餐,相對卻無言。

食不言,寢不語,在這二者所處的屋舍內悄然展現著種花家傳統貴族的禮儀細節。

清盤結束。

夏濛拿起桌邊餐帕擦拭嘴角。

“五叔,我出去辦點事。”

“嗯,彆忘記中午趕回來吃飯。”

“好。五叔,我知道了。”

昨晚夏濛婉拒了去金魚胡同入住和平賓館的建議,來到南鑼鼓巷蓑衣胡同。

她跟那五並不認識,但那五卻早已等待多時。

隨行的安保人員住進了後院,後罩房一樓東側兩個房間早就準備妥當。

而唐根生和秦青環顧一圈未能窺探的東廂房,便是那五為夏濛準備的房間。

沒錯,這都是唐大小姐的安排。

一夜淺眠。

夏濛不太適應京城的冬天。

屋內有火龍,火炕。

不冷,但是很乾燥。

隻不過這點小問題不足以成為夏濛此行的阻礙。

她今日有三件事情要辦,因為第三件事情占據的時間未明,所以前兩件事,就必須為後者讓路。

要趕在上午完成。

早飯是有專人送來。

京城地道的名小吃擺了七八樣。

夏濛來到前院,跟那五打招呼,也是喊‘五叔’。

這個稱呼,是跟隨丈夫而來。

“你也跟著喊我一聲五叔吧。”

昨日住過來,夏濛跟那五見麵,那五介紹時這般說。

夏濛也就明白了。

婆婆口中的小五哥,素未謀麵的丈夫喊‘五叔’。

自己也自然用‘五叔’稱呼對方。

夏濛從小吃裡挑選了油條和豆漿。

那五也選了同樣的吃食,又多加了一份豆腐腦。

焦圈、豆汁、大素包這些,來人又統統收起撤走。

唐根生絕對想不到自己曾在鹵煮火燒攤子前偶遇過的小老頭,還有這本事。

當然,還有很多更想不到的。

譬如,他遠在港島的親老娘,東拚西湊給他‘預定’了七房夫人。

隱喻三妻四妾的指標。

唐母的隱藏任務隻是湊七個人,論資排序或者論姿排輩與她無關。

但唐母有個人喜好。

任務攻略期間摻雜點個人癖好,在男主接棒之前,為支持自己更中意的兒媳婦,提前蓋棺定論,不是天經地義嗎?

婆媳之間的關係,亙古不變的牽絆,千轉百繞的糾葛……

唐大小姐性格果斷堅決,手段雷厲風行,奉行的準則便是先下手為強。

論年齡,夏濛不是最大。

但唐母一言九鼎。

論地位,夏濛必須是正室。

所以這趟來內陸探親,唐母不允許樂娣一同前往。

細節決定成敗。

形式主義高於儀式感,兩者相加更能讓眾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攘外先安內。

唐生月的性格和手腕,放在唐宋元明清時期,當個操持後宮的皇太後綽綽有餘。

當然,封建糟粕早已摒棄。

唐生月不會禁錮她們,不會強迫她們。

也會給她們自主選擇的權利。

雖然不多。

人生的羈絆、牽絆會有很多。

除了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分分合合的愛情,還有精神的烏托邦,物質的奢靡尊享,象征身份地位的上流貴族的待遇和名望。

攻略達人唐生月最擅長這個了。

夏濛回了一趟後院,從行李中拿出五本書帶上。

這是第一件事:送禮。

奔馳轎車早早等在門口。

夏濛身邊隻跟了兩個人,一男一女。

兩人都是陪同夏濛一起來的隊伍中成員,是自己人。

但司機不是。

短發平頭,三十來歲,丟進人堆裡絕對認不出,可看似平靜的瞳孔底色,偶爾會有精光流轉閃過。

這是外交部特彆申請的安護人員,以司機的身份,負責夏濛在京城的安全。

轎車緩緩行駛在長安街上,穩穩的來到建國門外某個大雜院附近。

夏濛下了車。

站定,遠眺四周。

這裡跟港島是完全不同的兩

種風格。

雖然港島的周邊也很簡陋,臟亂,但夏濛對那些沒有印象。

在唐生月的安排下,她們被嗬護的很好,算是物理意義上與臟亂差隔絕。

夏濛長期居住和工作都在繁華地帶。

港島廣廈林立,高樓駢矗。

京城的建國門外二道街附近,黃土地上一片片連綿不斷的低矮平房。

冬日景象更為淒慘。

夏濛微微皺眉。

她不是覺得環境太差太臟而羞惱婆婆安排自己這個任務。

夏濛等人雖然被保護的很好,可唐母也不會讓她們成為溫室嬌花,不識人間疾苦。

可以不遭罪挨苦,但卻不能不知,更不能不屑和鄙夷。

她隻是為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感到哀傷。

有微微心疼。

“走吧。”

夏濛裹了裹身上的大衣。

隻是站了十幾秒鐘,就已經有想要瑟瑟發抖的欲望了。

男安保在不遠的後麵默默跟隨,司機頭前帶路。

夏濛和陪同的女生走在中間。

胡同裡比外麵看到的更雜亂。

蒼白的陽光下,破碎的磚頭,結冰的汙水隨處可見。

抬頭望去,屋頂上幾蓬哀草,簷下渾濁的冰錐……

來到目的地。

司機沒有進去,敲了敲門,便挪到了一旁。

“誰呀?”

屋內有女聲,接著是腳步聲。

門吱嘎一聲拽開。

“您是?”

女人看著門口穿著時髦,又很是漂亮有氣質的姑娘,問道。

旁邊女人明顯更年長,看氣勢氣度屬於一眼隨從。

“請問,這裡是朱誌斌朱老師的家嗎?”

“啊,是,是的,姑娘先進屋吧,外麵冷,進屋再說……”

夏濛和拎著布袋的隨從女人走進屋裡。

十幾平的小屋子,一眼就能縱覽全貌。

前後兩個窗戶都有為了防風而遮擋在窗口的塑料布。

即便是待在屋裡,也能聽到塑料布被風吹得嘩啦啦作響。

最裡麵大木床沿兒倚靠著一個紮了兩個羊角辮的小丫頭。

方桌和木床之間,有個鐵皮爐子。

小姑娘坐著小凳子,手裡拿著一個小號的煤鉤子。

爐膛裡燒的不是很旺,有圈細細的紅光像是腰環似的。

爐膛裡偶爾迸濺幾聲劈啪作響……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