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喬峰來了
“那小囔君,你要送我們去哪兒?”
小兕子好奇的問道。
“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你們先去修煉吧。”
葉江南催促兩個小家夥趕緊去修煉。
小兕子盯著葉江南好一會兒,最後拉著嬴陰嫚去了樹下,盤腿修煉去了。
另一邊。
秦始皇打累了。
額頭上滿是汗水。
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生氣的扔掉了手中的腰帶。
胡亥躺在地上,身上鮮血淋漓,皮開肉綻。
秦始皇還是沒有把胡亥給打死。
打死了又能怎麼樣?
打死了,那些被胡亥殘忍殺害的兒子女兒,就能夠複活嗎?
秦始皇的想法,等胡亥身上這些傷好了,再打一次。
好了又繼續打。
反正不讓胡亥死。
還有就是,他得乾預一下,在胡亥統治下的大秦。
不能讓大秦真的就三世而亡!
“哎……”
秦始皇歎了一口氣,疲憊的坐在了沙發上。
“仙人,能不能把胡亥送回去。”
“我看他這樣子,心裡就莫名的煩躁。”
秦始皇對葉江南說道。
“送回去?可以啊!”
葉江南點了點頭。
商店裡的顧客,他也是可以選擇接與不接的。
不想接待這個顧客,便可以抹掉這個顧客的記憶,將他送回去。
葉江南正要把胡亥送回去,秦始皇連忙說道:
“等一下!”
“仙人,等一下!”
葉江南疑惑的看向秦始皇。
“怎麼?你還要打他?”
葉江南看了一眼趴在地上,一動不動的胡亥。
再打下去,胡亥恐怕就要被打死了。
現在隻是被打暈了過去。
還有一口氣,沒有完全死掉。
“那倒不是,仙人,你把他送回去了,他以後還能來這兒嗎?”
秦始皇疑惑的問道。
“來不了。”
“送回去之後,他關於這裡的記憶,將會被抹除掉。”
“以後也沒有機會再來這裡了。”
葉江南解釋道。
秦始皇沉默了。
想了想之後,秦始皇這才又開口說道:
“仙人,你能不能給他一張店長會員卡。”
“這樣以後,胡亥還能來這裡,我以後也能去他那兒。”
說完,秦始皇歎氣說道:
“仙人,雖然我不想再看到胡亥,但他目前現在是我大秦的皇帝。”
“他治理不好大秦,那朕幫他治理!”
葉江南搖了搖頭,道:
“這可不行。”
“店長會員卡不是隨隨便便能送出去的。”
“況且,你確定就算我送給了他店長會員卡後,他還敢來這裡!?”
以胡亥的性格,知道秦始皇在這裡,一輩子估計都不會想要再來這裡。
誰沒事喜歡挨揍?
而且還是那種打不能還手,罵不能還口的挨揍。
“這……”…。。
秦始皇猶豫了。
他很想自己去接手,被胡亥統治下的大秦。
如果胡亥不能來的話,那自己又怎麼幫胡亥管理好大秦?
那最終,大秦還是逃不出三世而亡的命運。
“你要是想讓他之後再來,你就給他弄一張黃金會員卡。”
“這樣的話,就算他不來,以後你也能去他那兒。”
葉江南幽幽的說道。
“嗯?這個注意不錯!”
秦始皇眼前一亮。
“仙人,那我去給他弄一張黃金會員卡去。”
秦始皇丟下一句話,便急匆匆的往萬界商店裡麵跑了去。
……
商店的二樓。
書店內。
朱元璋和朱棣對立而坐。
兩人麵前擺放著茶水點心。
“老四啊,既然你當上了皇帝,咱也沒什麼好說的。”
“憑自己的實力,當上的皇帝,那是你能力問題。”
朱元璋說道。
他也想開了。
什麼嫡長子繼承製度,都是虛的,沒意義的。
有能力的,才是貨真價實的。
沒有能力,守不住江山,根本沒有用。
朱棣知道,這是自己父皇對自己的認可。
“謝父皇!”
也就是說,從這一刻開始,自己的父皇已經認可自己這個大明的皇帝了。
“你坐皇位幾年了?”
“你的其他兄弟和姐妹,應該都還好吧?”
“你沒有學胡亥那樣,把自己的兄弟姐妹,給殘忍的殺害吧!?”
朱元璋問道。
朱棣聞言,急忙搖頭說道:
“沒有!”
“父皇,我沒有學胡亥那般!”
“先前的其他兄弟,他們雖有過錯,但我也采用十分溫和的手法。”
“至少,我保證了他們衣食無憂。”
“還有就是您最愛的壽春和寶慶,我都好好的給他們優待。”
朱元璋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就是應該這樣。”
“千萬彆學胡亥!”
“也彆學老李那樣!”
朱棣聞言,好奇的對朱元璋問道:
“父皇,外麵的那些人,都是真的人?”
“那個身穿黑衣的,是不是就是始皇帝?”
“然後,父皇您說的老李,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對吧?”
朱元璋讚同的點了點頭。
“沒錯。”
“我們都不明白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不過,能夠來這裡的人,想必都是有大機緣之人。”
“靠著這份機緣,能做不少的事情。”
朱棣知曉朱元璋的意思。
既然來了,他肯定要把握好機會。
若是可以的話,或許他能憑借這一次的機緣,一舉將漠北和安南收入自己大明的版圖。
甚至還可以將遠在另一邊的倭寇,以及其他離大明較遠的國家,都給納入大明的版圖之中!
“父皇,兒臣省得。”
“對了,父皇,兒臣目前在準備遷都的事情。”…。。
“我打算將應天府遷到北平順天府去。”
朱棣道。
“遷都?你要遷都北平?”
朱元璋皺眉道。
朱棣點了點頭。
朱元璋道:
“為何?”
“你剛將允炆趕下皇位,自己當皇帝,你就要遷都北平,你可知這樣做不利於政權的統治?”
“還有,江南經濟繁榮發達。”
“以應天府為京師,可保證我大明朝廷物資和財政的穩定?”
“況且,應天府靠著長江,水運交通十分的方便。”
“這樣,全國的物資以及其他東西運往應天府,就算是打起仗來,朝廷的物資能夠得到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