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構圖上說,這是一幅莫名其妙的畫。
小房子畫的很精致,隻不過比例掌握得不好。可這隻貓是怎麼回事?臉上同時帶著淚水和笑容的貓,作者想要說明什麼?把自己想象成了貓?
然後是技法。
水墨線條能讓畫作的結構更清晰和直觀,勾勒情感變化就差強人意了,不夠細膩,這隻貓就是例證!
作者明明在寫實,可是這麼大的一隻貓,給人的感覺卻如此抽象,麵部表情不夠豐富,身體部分更是毫無生氣。
簡單說,這幅畫就像一個孩子的畫作,創造上也算匪夷所思,畫功顯然不夠。”
現場有很多人精通外語,不斷的將弗朗克的話翻譯出來,圍觀眾人頻頻點頭,很認可弗朗克的說法。
而後,弗朗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讓衛夏進行解說。
衛夏撇撇嘴,信步上前,臉上換成了無比鄭重的表情,說道:
“各位,第一個需要說明的事情!
從技法上、工具上、構圖上,都可以認定這是一幅國畫,而這位大胡子先生用洋畫的觀點來解釋一幅國畫,基礎就是錯誤的。
先說右側的小房子。
之所以看起來比例不協調,隻因為這是畫中貓的視角!通過這種不協調和大小的差異,表現出一隻貓在遠遠的看著自己的家。
為什麼是家呢?貓的笑容!它在看著這所小房子的時候,表情裡麵充斥著愛意,那是它的家。
剛才大胡子先生說過,水墨繪畫使貓的身體不夠生動,我讚同!因為,這是一隻即將老死的貓,眼淚代表著它對家和世間的不舍。
作者運用毛筆,通過簡單的線條來將這種死氣表現出來,栩栩如死,恰如其分!
總體上,作者想要表達的就是一隻老邁的貓咪,獨自離開自己的家,在充滿溫情的回憶中等待死亡。”
啪~~啪~~啪~~
人群之中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
聽了衛夏的解讀之後,再去看這幅畫,人們驚訝的發現,整個作品的每一筆都在圍繞著主題,沒有半點多餘的地方。
弗朗克也看出了這一點,臉色變得鐵青。
看懂了,處處是精彩;看不懂,處處是拙劣!
“這根本就是一個小孩子的作品,哪有什麼深度?你編造故事的能力真的很強!”弗朗克耍賴道。
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承認衛夏的解讀正確,否則的話,難道真去|舔地麵?
衛夏豎起一根手指晃了晃,說道:
“孩子的心思很純淨,想象力更是比大人要強得多,他們的作品未必沒有深度。如果看不懂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梵高的畫何嘗就比小孩子畫得好?”
記 梵高的畫還沒有小孩子畫得好?
弗朗克似乎找到了擺脫困境的突破口,當即諷刺道:
“大師的畫作你都敢妄加評論?大師的畫連小孩子都不如?既然你這麼厲害,那你倒是畫一幅啊!
陳!找來紙筆,讓他畫!”
“這這…衛總…”陳會長看了看衛夏,很為難。
衛夏隨意的點點頭,開口道:
“現場作畫,沒問題!陳會長,紙筆和畫板應該都有吧?”
陳會長回頭看了看李鯉漁,他有點不敢做這個決定。
也不知道李鯉漁是在搞什麼,貝齒咬著下唇,俏臉上浮現著一抹緋紅,看到陳會長問詢的目光,李鯉漁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很快,各種繪畫的工具都拿了過來。
衛夏挽了挽衣袖,毫不猶豫的畫了一幅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
墨跡未乾,這幅畫就被貼在了牆上。
“諸位,近年來國畫沒有大師出現,這裡麵涉及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到底是先有大師還是先有大師級的作品?
拿這幅《向日葵》來說,如果你不了解梵高,這幅畫就是小孩子天馬行空的作品!
畫中的那些向日葵,各有各的姿態和情緒,完全的擬人化,如同小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煩惱,背景也把這種氛圍烘托的恰到好處。
如果你了解梵高的生平,那麼這幅畫的意義就是在寓意著他人生之中的各種灰暗,以及當時社會的動蕩,人們懷著的不同的心理。
絕對是兩種不同的層次!
所以,當你足夠了解一名畫家之後,你才會真正看懂他的作品,才能發現那是一個大師級的作品!
問題是,畫出大師級作品的人本身不是大師,人們憑什麼會了解他?
嗬嗬,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人群中再次爆發了一陣掌聲,經久不息。
通過衛夏的解讀,人們已經看懂了《向日葵》的藝術價值。
趁著人們情緒激動的時候,弗朗克三人灰溜溜的鑽進人群之中,逃之夭夭。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