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後,冉閔派出的人回來了。
“王爺,距離我們最近的是一個名叫巴利特的部落,根據抓到的舌頭供述,這支部落擁有不足百萬人口,騎兵六萬,與察爾汗部落不和,此次察爾汗部落的行動,巴利特並沒有參與。”
“在此周邊的部落,與之規模相差不大,以我們的力量,攻擊任何一個部落都可以。”
不和好啊,這就有了行動的借口,至於出現的夏國騎兵,也可以借兵的名義出現,這在草原上不算新鮮事,隻是借夏國之兵,到屬首例。
“既然如此,就是這個巴利特部落了。”
“衛青,你立刻領軍拿下這裡,冉閔,派出兩萬騎兵配合衛青,控製住這個部落,儘量不要走脫消息。”
事不宜遲,龍天立刻做出決定。
隻要占據這裡,再攻伐其他部落,收攏大軍,很快就能形成一支力量,而龍天解救的那些人也同樣可以留在這裡生活。
至於如何使用,那是日後的事。
而且,龍天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在草原建城,開荒,讓蠻族定居下來,隨後輔以教育,慢慢脫離野蠻。
隻要時間足夠,蠻族便能慢慢轉化成自己的地盤。
想要做到這些,也離不開這些夏國、梁國人的幫助。
在龍天緊鑼密鼓行動的時候,廣寧城這邊已經打了幾戰。
為了讓蠻族儘量留在草原,不對北境造成傷害,陳慶之與白起商議後,不斷以重甲騎兵硬衝,輕騎兵輔助,對敵人發起攻擊。
幾天下來,蠻族被騷擾,弄得疲憊不堪,卻仍沒有走出草原。
天龍衛雖然隻有一萬人,但裝備好啊,實力也高,對敵人發起強硬衝鋒,將敵人攪得人仰馬翻,自身卻沒有什麼損失。
這就是天龍衛的可怕。
白袍軍更是最善戰的騎兵,在陳慶之的帶領下,更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將敵人打的非常狼狽。
這天,僅剩七十餘萬的蠻軍,開始不顧一切地向前推進,蠻族統帥也沒有辦法,缺糧啊,必須要進攻北境腹地去搶糧了。
幾日奮戰,白袍軍儘快強大,但也損失了萬餘騎,蠻族不顧一切進軍,白袍軍和天龍衛也不能硬拚了,否則自身損失太大,也不利於接下來的戰鬥。
損失的這些兵力,還要回去慢慢補充,北境四品武者確實有一些,但也不多,要想組成進退有序的騎兵,更是需要時間的磨合。
因此,陳慶之決定騷擾,而不強攻,配合廣寧城的30萬大軍,聯手滅了蠻族大軍。
隻要有陳慶之的白袍軍在,蠻族就不敢分兵進入北境,騎兵攻城本就不合適,人數少了更是無望。
而北境內的城池,都有鎮北軍駐紮,想要打下來沒那麼容易。
接下來,蠻族的日子更加難過了。
白袍軍也不入城,而是分散在廣寧城附近,一旦蠻族有分兵跡象,白袍軍便迅速合兵圍剿。
蠻族試圖攻城,卻久攻不下,更難的是,糧食不足了,這麼下去,不用打自己就廢了。
就在這時候,草原遇襲的消息又傳來了,如紮尕那這樣被滅的部落大軍,第一時間就要回去救援,就算是蠻族統帥都攔不住。
隨著傳來的消息越來越多,蠻族大軍愈發混亂。
攻擊不利,後方不穩,心係部落,無奈下,蠻族統帥下達了撤兵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