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國騎兵想跑,陳慶之哪能讓他如願。
“分兵,萬人一隊,追殺。”
騎兵一逃,方向錯亂,陳慶之隻能分兵追殺。
好在白袍軍戰力極強,遠不是靖國騎兵可比的,在分兵後,靖國騎兵更加慌亂不堪,難以招架。
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這一支靖國騎兵損失殆儘。
靖國騎兵統帥也夠將軍見大勢已去,奮力拚殺想要突圍而去,卻被陳慶之親自射殺。
“將軍,敵人的步兵圍攏過來了。”
步兵的速度本來就慢,還是幾十萬大軍同時行動,需要協調的地方很多,行動自然更慢了。
數萬靖國騎兵已經陣亡,靖國步兵才趕到戰場。
“命令大軍聚攏,衝擊敵陣。”
靖國士兵趕路匆忙,很多防禦手段還來不及施展,陳慶之就是要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擊潰對方。
事情果然如同陳慶之預料的那樣,行進中的步兵和嚴陣以待的步兵,戰鬥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白袍軍麵對數倍於己的敵人,仍顯得遊刃有餘,對靖國軍隊展開大規模的屠殺。
很快,靖國統帥意識到不對,命令大軍集結到一起,為此甚至舍棄了十萬大軍,用他們的性命去拖延白袍軍的進攻。
當靖國軍隊準備好後才發現,短短時間裡,靖國居然在此陣亡將近20萬大軍,可見白袍軍戰力之強,行動之迅速。
“撤軍,繼續朝敵軍後方進兵。”
陳慶之沒有衝擊敵陣,在自己掌握主動權的情況下,沒必要去浪費時間和生命。
白袍軍走了,留下了欲哭無淚的靖國大軍,不知該如何是好。
追,不可能追上,還容易遭到埋伏,損失會更大。
不追,放任敵人進兵後方腹地,靖國的損失怕是更加難以承受。
很快,上野得到了消息。
“對方想要偷襲後方,給我們造成心理壓力,不能讓敵人牽著鼻子走。”
“命令大軍立刻準備,我們主動發起攻擊,將這股騎兵引來,派人在我軍後方設下埋伏,一旦敵人騎兵出現,給本帥乾掉他們。”
上野已經明白了鎮北軍的打算。
追殺騎兵,上野做不到,如今上野能想到的辦法,隻有主動進攻對麵的鎮北軍,給鎮北軍造成足夠的壓力,迫使這股騎兵來支援,自己在設伏乾掉這股騎兵。
想法沒問題,隻是上野沒考慮到雙方的實力,也許上野考慮到了,但他認為己方雙倍於鎮北軍,應該不會有意外。
當天,靖國便發動了攻勢,上野不敢等下去,十萬騎兵的破壞力太強了,他這邊每耽誤一天,靖國都要損失無數人,這讓他難以接受。
“先生,敵人進攻了。”
陳慶之走後,這邊的鎮北軍交給了蘇定方,常遇春等人。
“諸位將軍,此戰的目的是將敵人牢牢拖住,並不急於一時。”
“諸位回去立刻指揮大軍防禦,發揮我軍遠程武器的威力,隻要給陳將軍爭取時間,靖國大軍不足為慮。”
賈詡主要是不想鎮北軍損失太大,不願和靖國直麵戰鬥。
采用這樣的辦法,鎮北軍的損失可以降到最低,對靖國的打擊效果也不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