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賴斯的底層邏輯(1 / 2)

趙舒還真的不清楚賴斯說的這種事情背後的邏輯,為什麼日島企業能夠協助姆森集團在華國各地拿到幾乎免費的土地以及各項特殊優惠政策。

不要小看了這些優惠政策,那都是以極小的成本運營一家新注冊的企業,基本上是無本買賣。

聽了賴斯的這番分析,趙舒算是大開眼界。

原來,姆森集團之所以能在十年左右的時間,迅速占領華國市場,就是跟武田京雄聯手,各地投資興建工廠,或者收購同行。

說是投資,其實土地幾乎免費,還用當地銀行的錢搞建設,而他們自身隻需要解決設備問題。

為了能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拿到土地,他們拿捏住了華國地方政府的官員。

從製定政策者,到執行層,以政績為誘餌,且以資本抱團的形式進入一個地方。

這對於任何一個地方政府,都是極大的誘惑力。

比如他們要在江南省某地投資興辦企業,首先跟當地領導談總投資額,談產業拉動、稅收和就業率,沒有一個地方政府不重視這些。

然後,資本抱團,像姆森集團,波比可以通過武田京雄,把日島的相關上下遊企業都帶到這個地方來投資,明麵上是姆森集團過來投資,實則是一個產業鏈過來,哪個地方政府敢忽略這樣的投資商?

等地方政府有興趣了,就開始談投資政策,並且總是可以拿到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優惠政策。

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運營成本,也就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但這還不是最狠的!

最狠的是能快速控製當地的相關配套產業,收購上下遊企業,達到資本控製當地經濟的目的。

進而影響當地政策的製定,最後政府為資本服務。

趙舒沒理解一個外資企業怎麼能控製當地配套產業?

賴斯給趙舒舉了個例子,比如姆森集團在秀江投資建廠,那麼他們一定會拉動當地相關的種植業,並且會提高當地農民或者農業企業的效益。

也就必然會促進當地上下遊企業的規模化發展,推動企業加大投入。

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被姆森集團收割的前奏。

等當地這種產業無序擴張發展後,需求達到了飽和,那麼姆森集團就會突然放棄采購或者大幅度降低采購價格。

這會讓當地種植業,無論產業鏈上的農民,還是農業加工企業均血本無歸。

而以姆森集團的實力,他們可以從其它關聯公司得到原材料支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