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色澤呈現深邃的銀灰色金屬光澤,質感厚重堅實。
扇葉表麵並非全然光滑,刻有細密而規整的螺旋紋理。
扇葉根部粗壯厚實,與驅動軸緊密相連,連接處采用特殊加固與密封設計。
根部朝葉尖逐漸變細變薄,形成優雅弧線過渡,葉尖微微上翹,恰似飛鳥羽翼,造型獨特。
扇葉邊緣,鑲嵌著一圈由透明高強度複合材料製成的防護條。
此龐大扇葉,單扇葉長度便達一千米,寬度五百米。
目前,這大型驅寒渦輪主要亦安置於盤古之盾巨牆上方。
其功能頗為直接,主要藉助吹出的風,形成集中於前方的超強氣流柱。
憑藉氣流柱產生的強風流,強行驅散前方的寒流團。
對於即將來臨的冰川時代,顧遠深知不可掉以輕心。
故而除加熱丶供暖丶火焰類設施用以抵禦低溫寒冷之外。
像此類物理型驅散低溫寒冷的設施,亦絕不可忽視。
良久,顧遠佇立在散發幽藍光芒的3D光屏前,眼神專注而堅毅。
其手指於光屏之上,持續滑動丶點擊。
首先,他輕觸光屏,進入扇葉詳細設計界麵。
仔細端詳扇葉的三維模型,放大丶旋轉,從各個角度查驗扇葉結構的合理性。
確認無誤後,顧遠開啟塗層添加程序,於眾多材料選項中精準選定新型納米陶瓷抗寒耐磨塗層。
設定好塗層厚度參數,確保既能有效發揮防護效用,又不會因過重而影響扇葉轉動效率。
望著塗層均勻包覆扇葉表麵的模擬效果,顧遠微微頷首。
接著,他將視角切換至引擎動力與傳動係統部分。
於動力源區域,熟練布置多台並聯的超導電磁發動機模型,精心調整其相對位置與連接線路,以求實現能量傳輸的最優化。
為每台發動機設定初始功率參數,並開啟智能功率調節係統的調試界麵,輸入各類寒流模擬數據,觀測發動機功率與轉速的自動調整反應,持續優化調節演算法,使其能更精準地應對不同情形。
隨後,顧遠步入智能控製係統的構建環節。
將高精度氣象雷達丶紅外線熱成像儀丶風速風向感測器等設備模型逐一放置於大型驅寒渦輪的關鍵位置,並連接好數據傳輸線路。
於控製中心的虛擬界麵中,編寫數據處理與分析的代碼,確保來自各感測器的海量數據能夠迅速丶準確地被整合分析,為扇葉引擎的運行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最後,顧遠著手處理基座與安裝設計部分。
於光屏上規劃巨型混凝土樁的布局與深度,依據玄武之盾巨牆的結構模擬數據,計算出每根樁的最佳位置與插入深度,以確保巨牆可承受引擎巨大的反作用力。
而後,精心設計一係列高強度鋼結構框架的結構形狀,運用力學模擬軟體持續優化其應力分布。
為安裝支架的多自由度調整功能添加控製程序,通過虛擬遙控器反覆測試液壓係統和電動絲杠對扇葉高度丶俯仰角和水平方位角的調整精度與速度,力求在極寒末日環境下,大型驅寒扇葉引擎能夠迅速適應各種變化,構築起抵禦嚴寒的堅固防線。
約數小時後……
佇立辦公室內的顧遠,方緩緩放下操作的雙手。
他目光堅毅的凝視3D光屏上,那一係列已完成的升級與全新的裝置模型。
此刻,其心中滿溢欣慰與自豪,長久以來縈繞心頭的陰霾消散大半。
前世,麵對恐怖至極的冰川時代威脅,整個東方與十五億民眾儘皆覆滅。
極寒蔓延,低溫吞噬大地,一切生命皆在末日中消逝。
然如今,往昔皆成過往,未來東方將擁有更多資本抗衡冰川時代。
這一次,東方將無所畏懼,未來定是十五億人奮起反擊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