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落井下石(1 / 2)

第197章?落井下石

孫思邈來了。

頭上帶著鬥笠,身上披著蓑衣,整個人給蘇塵他們的感覺是亢奮。

走過影壁便急匆匆的跑了過來,以不符合他年紀的速度,來到了蘇塵幾人的麵前。

“傷寒雜病論在哪,快拿出來給我看看!”

孫思邈身上的裝備還沒有卸下來,便抓住李承乾的手臂說道,“是真的傷寒雜病論,還是假的?”

“孫老,你冷靜點。”

蘇塵揚了揚放在一旁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邈快步上前,從蘇塵的手中搶奪而去,打開仔細的觀摩起來。

見狀。

蘇塵幾人笑了笑,並沒有多說什麼。

孫思邈做為常年行走於民間的大夫,見過了各種藥典,而這傷寒雜病論,卻是自西晉之後,便沒了蹤影。

饒是孫思邈對其好奇無比,卻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如今。

傷寒雜病論出現了,孫思邈怎麼可能不激動?

“好好好。”

孫思邈翻閱的同時,忍不住的連連叫好。

李承乾:“如此看來,這本傷寒雜病論是真的了。”

“不錯,千真萬確!”

孫思邈深吸一口氣道,“以老夫多年的經驗來看,這就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

“其中許許多多的病症用藥,簡直令人大開眼界,正與奇儘皆妙用無窮啊。”

傷寒雜病論的用藥如何,藥方又怎麼好,李承乾並不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有了這本傷寒雜病論,能否治好長樂公主。

“孫神醫,傷寒雜病論送來了,你可有把握醫好長樂?”

“至少有七成的把握!”

孫思邈沉聲道,“讓老夫細細研究一下,或可讓長樂公主痊愈!”

“若能如此,那是最好不過!”

李承乾頓時鬆了口氣,放鬆的同時,又不免多了幾分的內疚。

若是早一點找到這本醫書,母後的病是不是有的救?

李承乾拿起酒杯一飲而儘。

“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即便是你再怎麼懊悔,也無濟於事。”

蘇塵笑著拿起酒杯,陪了一杯酒,“現在重要的是,讓孫老好好的研習一下這上麵的方子,方便醫治好長樂公主。”

李承乾點點頭,倒滿了一杯酒,“往日不可追,望孫神醫費心,治好長樂!”

“太子言重了。”

孫思邈笑著接過酒杯,“不說彆的,能夠讓張仲景的醫書重見天日,當浮一大杯!”

“哈哈,是極是極。”

“為了這本醫書重見天日,為了能夠治好長樂,大家共飲此杯酒!”

眾人一起舉杯共飲。

放下酒杯後,孫思邈便開口道:“太子殿下,老夫便先回去研究藥方了,告辭。”

“孫神醫慢走。”

李承乾點點頭,目送孫思邈離開。

傷寒雜病論對於孫思邈來說,十分具有誘,惑力,這並不是僅僅來源與醫書中關於氣疾的治療之法,更多的是因為書中許多珍貴的藥方。…。。

雖然他們也有心幫忙,但是在場的人中,除了蘇塵對醫術略有研究外,餘下之人全是摸不著頭腦,如何幫得上忙?

倒不如,坐在這裡喝酒吃肉,靜候佳音。

“這幾日關於吐蕃和江夏王的事情,伱怎麼看?”

“這不過是吐蕃惡心人的手段罷了。”

蘇塵淡然一笑。

吐蕃前來和親,李承乾卻是直接拒絕了,這事兒鬨得沸沸揚揚,吐蕃的使臣隊伍,自然是不可能這麼灰溜溜的離開的。

所以,他們把目標放在了江夏王的身上。

或許其中有點個人恩怨的緣故,但不得不說,祿東讚的計劃很陰險。

和親公主李承乾不允許,且已經說服了滿朝文武,但是現在他們把目標放在了郡主的身上,這就讓許多被說服的大臣們,再度泛起了小心思。

一來,郡主與李承乾的關係十分普通,李承乾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外人而拒絕。

二來,吐蕃在邊關的動靜,給人帶來壓力,令李承乾不得不同意。

“確實是很惡心。”

李承乾歎了口氣,“孤要是答應的話,天下百姓該如何看待於我?”

前幾天剛說了,大唐的江山,百姓的安危,不能落在一個女人的身上。

現在他改口就要把郡主嫁出去和親,這不是在打他李承乾的臉?

不答應的話,吐蕃可不會這麼輕易的離開。

“河西道隴右道那邊傳來消息,吐蕃的兵馬隱有聚集之勢,這是要給孤一個下馬威了。”

蘇塵笑了笑,“我怎麼感覺,吐蕃這一次來長安城,並不是單純的和親這麼簡單?”

李承乾皺眉看去,沉吟道:“我也有這樣的感覺。”

吐蕃的使臣隊伍行進的速度很慢,且先後派人,去了江南,河南那邊查看災情狀況。

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打著和親的名頭,來驗證一下,大唐經過這兩次的災情,還能不能戰!

若是不能戰了,那麼河隴之地,吐蕃必將全力爭奪。

“河隴之地是絲綢之路的重要地帶,一旦吐蕃控製住了河隴之地,便可切斷大唐與西域之間的聯係,又可以成為進攻大唐腹地的跳板。”

“一旦他們成功了,我相信,他們會一點點蠶食掉,大唐在邊關的軍事據點,破隴右,斷河西,孤立西域,繼而劍鋒直指長安城。”

蘇塵夾起一塊羊肉,塞進了嘴巴。

李承乾目光灼灼的盯著蘇塵,“快說啊,彆光顧著吃了!”

蘇塵咽下羊肉,笑著抿了口茶水,繼續道:“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此前的落敗,已經讓他們備受打擊了,無論是軍中,還是國內上下。”

“如今,他們主動放低姿態,想要前來長安城和親,卻被你直接拒絕了,這消息若是傳會吐蕃,吐蕃上下必然大為震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