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笑嗬嗬的看向長孫無忌說道,“舅舅之所以反對孤查此事,是擔心此事徹查下去,會惹的盧氏謀反吧。”
長孫無忌點點頭,“盧氏北祖四方,盧承慶就是大房之人,如今徹查下去,四房子弟怕是要折損大半!”
“範陽那邊不可能束手就擒的,所以,極有可能會聯合苑氏,董氏,邵氏他們一起反抗。”
“而且,一旦盧氏有所動靜,崔氏那邊必然會因此響應,屆時,各大世家齊齊躁動起來,局麵難以控製。”
李承乾:“我已經想過了。”
“但此事無疑是,對他們動手的最好時機。”
“如若真的發生動亂的話……”
李承乾的臉上閃過一絲殺意,沒有在說下去,但是長孫無忌他們都明白李承乾的意思了。
高士廉笑道:“未必會有那麼大的動靜。”
“此事是因為盧氏而起,我們隻針對盧氏,孔氏,不搞牽連,相信其他的世家不會做的太過了。”
房玄齡:“未必。”
“鬆州外還有吐蕃的五萬大軍,一旦吐蕃大軍進攻鬆州,盧氏揭竿而起,崔氏邵氏等紛紛響應的話,局麵會變得很可怕。”
高士廉:“前些日子,太子抽調了一萬大軍,悄悄的去了鬆州,短時間內,吐蕃是無法攻下鬆州的。”
“隻要我們快速的解決掉這個麻煩,完全可以騰出手來,對付吐蕃。”
“而且,你們有沒有想過,盧氏,孔氏子弟,犯了那麼多事兒,將會搜刮出來多少的金銀珠寶?”
即便如此,長孫無忌與房玄齡還是麵有擔憂之色。
李承乾笑著安撫道:“房相,舅舅,你們不必擔心,孤自有分寸。”
……
朝堂上的風波,以極快的速度在長安城內蔓延開來。雖然表麵上沒有什麼,但是暗地裡卻是風波湧起。
最為明顯的就是,一個個官員府上的下人,帶著一封封的書信,策馬離開了長安城。
當然,也有不是回鄉的,而是去九成宮的。
“長安急報。”
一名騎兵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了九成宮,並高呼著闖入了九成宮,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李世民的麵前。
“陛下,長安急報,太子意欲借此機會,產出範陽盧氏!”
李世民皺眉接過了書信,打開仔細看去,眉頭愈發的深邃了。
盧氏子弟罪惡之行罄竹難書,太子意欲借盧承司之口供,大肆削弱範陽盧氏,極有可能將其連根拔起,臣恐盧氏有謀反之舉………。。
終究是還是年輕,太過心急了。
李世民歎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的書信。
對於這些世家,李世民同樣沒有什麼好感,但是他也很清楚,這些世家門盤根錯節,關係複雜。
牽一發而動全身。
李承乾想要借此機會,對範陽盧氏動手,李世民也能夠理解,但是他覺得,目前並不是最好的契機。
若是李承乾能夠等一等,等到啟蒙新學完全的展開,等到科舉開始,都不用他們親自動手,這些世家的影響力,便會逐漸的削弱,直至消失!
“治大國如烹小鮮……”
李世民沉吟著,“高明此舉終究是有些急切了,如若真把他們給逼急了,保不準崔盧揭竿而起。”
“不能讓高明如此冒失!”
思索再三,李世民豁然起身,“備馬,叫上程知節他們,隨朕出宮!”
“是。”
一炷香後。
李世民一身勁裝,身邊跟著程知節等百餘人,策馬離開九成宮,直奔長安而去。
李世民離開九成宮的消息,並沒有傳開,所以他悄悄抵達長安城,也無人知曉。
但卻有人早早的在城門外候著了。
“魏征,長孫無忌?”
程知節有些狐疑的看了看他們二人,又轉頭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笑著翻身下馬,朝著他們走了過去。
“二爺。”
“你們倒是算的準呢。”
李世民笑了笑,“我可沒有通知任何人。”
長孫無忌笑道:“二爺行事在下還是能夠猜測到一些的,不僅是在下和他,舅父他們一定也是猜到了。”
李世民:“那你說說他們為何沒來?”
長孫無忌:“他們相信太子。”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笑著拍了拍長孫無忌的肩膀,“走,進城。”
一行人來到了長孫無忌的府上。
“大家都坐下說話,不要太過拘束。”
“謝陛下。”
眾人道謝落座。
李世民緩聲道:“太子對盧氏動手一事,太過心急且莽撞了,朕此次回來,便是打算處理此事。”
長孫無忌他們早就猜測到了,也並不覺得意外。
隻是。
長孫無忌輕聲道:“陛下,臣以為,當給太子一次磨練的機會。”
李世民笑道:“朕不是讓他監國了麼?”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陛下,自太子監國的這段時間來,太子的一言一行,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不敢說太子有超越陛下之象,但是成為一代明君卻是不難。”
“是以,臣以為,太子此次決定對付盧氏,必然是有自己的打算,還請陛下稍安勿躁。”
李世民皺眉道:“你這麼想?”
“是。”
“那你為何在朝堂上阻攔他?”
“臣覺得太子還年輕,有熱血,有衝勁兒是好的,但是需要有人照拂,以免走錯了路。”
“但是臣又想了,也正是因為太子年輕,所以才會有如此魯莽的行徑!”…。。
“臣既是太子的娘舅,又負責輔佐太子,當給於太子一定的鼓勵與支持,方才能夠讓他更好的成長。”
“哪怕是這一次太子錯了,哪有如何?未來的路還很長!”
這一刻。
不僅是李世民,就連魏征他們都是驚訝的看著長孫無忌。
完全沒有想過,長孫無忌竟然會為太子說了這麼多!
這不僅僅是君臣關係,還有濃濃的親情緣故了。
李世民笑道:“朕去九成宮避暑的這段時間,太子的所作所為是讓你心服口服了?”
長孫無忌笑道:“也不算是,隻是太子年輕,犯了錯也好改正。”
“陛下可還記得,當年在秦王府的時候,程知節這憨貨,明明奉命征討敵寇卻是在出兵前一晚飲酒過甚,以至與太上皇惱怒要砍了他?”
“當時還是陛下求情,最終讓他被打了幾十大板,戴罪立功的來著……”
“咳咳咳!”
程知節一臉火大的瞪著長孫無忌,“說太子的事情,你扯我做什麼?!”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朕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此事牽扯太大了,而且,啟蒙新學的影響力,已經在大唐逐漸傳開,屆時無需我們親自動手,世家的影響力變會越來越低。”
“他這個時候動手,容易導致那些世家與吐蕃合作,內外受敵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長孫無忌點點頭,“臣想過此事。”
“房相舅父他們定然也考慮過這些事情。”
李世民沉吟著,“太子此時可在東宮?”
“去了太子居了。”
“哦?”
(本章完)
澔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