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提高效率,奧丁昨天苦思了一夜。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學習製冰作坊,用人手和工具來提高製冰效率,比如提前準備好一百箱水,然後他快速製冰完後,在讓工人搬運冰塊。
這樣他隻需要花費少量的時間就能完成自己需要做的部分,缺點就是需要大量人手和場地。
這種簡單粗暴,對勞動力的利用率極低的方法一項是奧丁所排斥的,所以他不得不另想一個法子。
展開思路
製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人?工具?都不是!
是水
大量的水。
昨天的製冰所需的一百立方水,把整個前院的深井都提空了還不夠,又到後麵的小溪打水。
這種效率,可想而知。
那麼在巨石領,哪裡的水源最充足?
小石溪!
一百立方的水量對小石溪來說,不過九牛一毛。
通過這兩個問題,製冰的地點就確定了,在小石溪河岸。
第三問,製冰需要大量人手嗎?
不需要,也不能需要。
與工人頻繁接觸,不利於他保持神秘感和威嚴。
既然不需要大量人手,那麼就必須使用工具來解決取水灌水的問題。
那麼問題又來了。
什麼工具能夠很方便的從小石溪中取水呢?
答案很簡單,是水車。
整個巨石領的一百多拉姆的農田都是水車澆灌的。
若論取水,水車當仁不讓!
問題解決到了這一步,後麵就順理成章了。
把水車的車鬥改換形狀,設計成一個立方米容積的正方形水鬥。
這樣的話,當水鬥從溪水中舀起水來的時候,剛好就是一立方的水。
這個時候,奧丁就可以順勢用五秒鐘時間把水鬥裡的水凍成冰塊。
等這個被凍成冰塊的水鬥旋轉到另一側朝下的時候,這個一噸重的冰塊在重力的影響下,自行脫離緩慢旋轉的水鬥,掉進溪水中。
冰塊浮在水麵,然後再撈上來運走。
水鬥舀起,成冰,掉落,打撈,運走。
就是這樣一個流程。
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利用水車的特性,快速完成取水灌水的過程,不需要任何一個人。
冰塊掉入水麵也不會摔碎,反而浮起來方便工人打撈。
甚至還可以利用水流直接把冰塊送到下遊靠近坊市的地方,提高運輸的效率。
以上,就是奧丁想出來的辦法,而他現在,就要找到魯維德,讓他帶著建築工人實把這個構思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