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不太理解瑞聯、空頭、券商三方和之前2700億籌碼的換手操作,確實挺繞,金融衍生品是這樣,寫的太細占篇幅,這裡給不理解其中邏輯的讀者提供一份保姆級解析,了解的人可忽略。
梳理一下,已知空頭爆倉紮空麵臨總虧損約2.2萬億,其中本金2700億,倒欠1.93萬億
空頭解決這2.2萬億有兩種方案。
方案一,掏真金白銀拿現金化債,這最直接,但做不到,沒這麼多錢
方案二,獲得對應價值的籌碼化債。
文中雙方經過談判,各退一步,空頭不用虧2萬億,大出血5000億左右就夠了。
基於此,解決辦法是把籌碼價格降下來,空頭用5000億的實際代價清空總債務。
但不能把散戶的籌碼低價洗出來換手,於是就有了瑞聯提供籌碼變相扮演“過橋”角色,瑞聯釋放對應的籌碼數量,價格匹配到空頭正好付出5000億的代價拿到籌碼數量,然後空頭還給券商平賬出局,券商回收券源也解套並上岸,籌碼又歸還瑞聯。
總體就是這麼一個大邏輯。
評論有疑惑的書友,最開始借出的2700億籌碼已經在散戶手裡,哪怕現在瑞聯把籌碼釋放出來,讓空頭平倉,後還給瑞聯,前麵券商那2700億籌碼還沒回來,還是在散戶手裡,那瑞聯不就虧大了?
情況是這樣的,這裡實際上發生了兩次換手,拆分開來看就明白了。
第一次瑞聯釋放出籌碼提供換手,讓空頭拿這些籌碼去平掉已經在散戶手裡的2700億籌碼給券商,然後空頭扔下5000億出局。
因為散戶手裡的籌碼不能拿出來換手,所以需要瑞聯提供籌碼。
好,完成第一輪換手之後,空頭出局,也沒散戶什麼事,瑞聯提供的籌碼從空頭手裡換手到了券商的手裡,第一輪換手結束。
這個時候,籌碼已經在券商手裡,同時負債轉移到瑞聯身上,因為瑞聯的籌碼還沒有收回,這應該也是部分讀者覺得瑞聯虧大了的原因。
但是還有第二輪換手,這次隻有瑞聯和券商這兩方,空頭和散戶已經沒他們的事情了,能理解吧?
好,怎麼消掉轉移到瑞聯身上的債務呢?
在進行第二輪換手前,先搞清楚當前階段散戶、券商、空頭、瑞聯這四方誰贏誰虧?贏家是散戶(實贏)和券商(浮盈),虧錢的是空頭(實虧)和瑞聯(浮虧)。
所以第二輪換手要解決的就是,讓券商把不該贏的錢吐出來,讓瑞聯把不該輸的錢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