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簡單聊了會,楊父就和楊勇言一起,領著陸天明一行人朝幾處空院子走去。
期間,有不少村民聽到動靜,探頭出來看。
他們見是楊父領著人過來,倒是去了些戒心。
楊父見了,挨著跟他們打招呼。
交談中,村民們得知陸青青一行人是逃荒過來的,都十分驚訝。
這兩年老天爺不賞飯吃,他們也見過不少逃荒來的難民。
那些難民,哪個不是骨瘦如柴、衣衫襤褸的樣子。
情況好些的難民,身上還能背著個小包袱。
大多數的難民,手裡就隻有根棍子。
而眼前的幾十人,卻與他們之前遇到的難民截然不同。
車隊前頭那一排的馬車、牛車,哪是難民們能有的。
不說難民,就算是村裡富裕些的村長家,也不過一頭老耕牛罷了。
村裡其他人家,更是買不起牛。
至於馬車,還是帶車廂的馬車,那隻有城裡的貴人才能用得起。
雖說前頭的幾輛馬車,有車廂擋著看不見裡頭。
但車隊後頭的板車上,隻擋了個草席子,從間隙裡能看到底下的糧食袋子。
想也知道,前頭的馬車隻會更富裕。
村民們看著那一輛輛,裝的滿滿的板車,眼珠子都要黏上去了。
照理說,突然有幾十號難民進村子,他們是很不情願的。
因為難民就意味著缺糧,意味著可能會引來的偷盜和其他不穩定因素。
在荒年,各家糧食本就不夠吃,更不可能把糧食給難民。
然而,若是這些難民的糧食比他們還多,這種不情願的情緒也就不存在了。
隨著陸青青一行人過去,臨山村的村民們探出頭小聲議論著:
“老二,你瞧見沒,他們家家戶戶車上都裝著滿車的糧食,甚至板車上都裝不下,板車後邊幫著的那些托盤上,還放著些鼓鼓囊囊的袋子呢!”
另一個村民道:
“可不是嘛,我看他們可不像難民,那糧食比我家可多多了,怕是哪裡的富戶逃出來了吧!”
臨山村的村民也經曆了兩年災荒,除去交稅,剩下的糧食,勉強讓人餓不死罷了。
想要有多的糧食,卻是沒有了。
家家戶戶都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罷了。
隨著陸青青一行人過去,臨山村的村民心思各異,但不允許他們住進來的想法卻是沒有了。
......
一行人最先來到的,是位於村子中間位置的一座小宅子。
楊父敲開鄰居家的門,從那兒拿到鑰匙,這才領著眾人進去。
這座院子不大,總共三間屋子。
幾人挨著進屋子看了下,房頂並沒有破洞,甚至屋子裡還盤了炕。
經曆這一路的風餐露宿,能有處不漏風的屋子,大部分都很滿意了。
更不用說,屋子裡還盤了炕。
很快,這處院子的住戶就定下了,是王家一家六口和柱子爹小狗子兩人。
接著,又去看了另外兩處宅子,陸天明分彆安排了住宿的人。
很快,到了最後一處宅子,這宅子位於山腳下,正是最大的那處宅子。
這座宅子,院子很大,眾人直接趕著車進了院子。
停下後,一行人開始轉悠著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