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延百裡的山脈物質豐富,瓜果時蔬樣樣不缺,很多食草動物都視這裡為天堂。
食草動物多了,自然不缺相應的掠食者,這才是完整生態鏈應有的模樣。
隻是這片祥和的生態,不久後就要被一群外來者打破了。
某處開闊的山腳,一群渾身長滿毛發的類人型生物聚集在一起,正在朝著彼此不斷嘶吼,交流方式與尋常的野獸一般無二。
這群史前野人,正是蘇倫創造出的第一批子民。
此刻,野人們正習慣性地朝著一座雕塑跪拜,這是他們每日必做的功課。
彆看他們連彼此的交流都是問題,但是每個野人心中都清楚,雕塑上偉岸的男子,就是庇護族群生活下去的神明造物主。
作為有神明庇佑的子民,他們不僅需要遵守神諭,外出打獵的戰利品也需要定量供奉。
這是契約,在蘇倫創造族群時便已刻入靈魂深處的契約。
至於如何完成神諭,則跟野人擁有的屬性息息相關。
智慧屬性,關乎到野人們對於命令的理解。
才華屬性,關乎到命令的成果與完成方式。
勇敢屬性,關乎到野人是否敢於執行神明的指令。
體力屬性,關乎到野人完成任務的效率。
協作屬性,關乎到野人們團結合作的能力。
雄心屬性,關乎到任務結果的上限。
這些都是子民們的精神屬性,區彆於力量、體質、敏捷的戰鬥屬性,重要程度卻一點不遜色於後者。
從目前來說,野人們根本不具備完成複雜命令的可能性,頂多就是會對外出打獵,在家休息等命令做出回饋。
哪怕是拾取木柴這麼簡單的命令,野人們轉悠了半天都沒能理解神明的意思。
並非真的如此愚笨,而是在他們單純的大腦裡,根本就理解不了拾取和木柴的含義。
在未取得“火種”科技之前,樹木的唯一作用就是用來搭建居住地。
這是屬於動物的本能,從誕生之初便會簡陋的搭建技巧。
至於打獵和采集,也算是野人們天生就掌握的本能。
想要吃肉就是獵殺動物,想要瓜果就去采集,區彆在於他們需要弄懂什麼能吃,什麼樣的動物容易完成狩獵。
神明收獲的供奉,算是最基本的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彆看蘇倫本身不需要,但是他能夠利用貢品與其他造物主進行交易。
從彆處獲取來的物品,他能夠將之賜予野人,算是對外貿易沒有建立之前進口貨物的唯一渠道了。
這兩項算是目前蘇倫唯一能夠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就隻能期盼野人們能夠儘快發育起來了。
命令總計14名野人,集體外出進行食物采集,閒來無事的蘇倫意念集中在雕塑上,查看起了目前文明的基礎信息。
造物主:蘇倫
時間:萬神曆1年…。。
文明主體:人類
族群天賦:啟迪
文明進程:上古時期
文明形態:原始
文明傾向:茹毛飲血
文明值:1
神諭指令:5/6
文明科技:無
除了基礎信息外,此處還記錄了文明資源和萬神殿友善的提示。
物質:糧食3、肉食1。
【提示:你的子民饑腸轆轆,作為神明,你應該為子民解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
【提示:你的子民衣不蔽體,作為神明,你應該教會他們穿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