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愉目光堅定地說:“是孩子們眼中對藝術的渴望,每次看到他們因為藝術而變得自信、快樂,我就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希望能給更多孩子打開藝術這扇門,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可能。”
記者深受觸動,很快寫出了一篇感人至深的報道,引發了社會各界更廣泛的關注,不少愛心人士紛紛聯係林愉,表示願意為公益藝術教育貢獻力量。
孩子們集訓結束歸來,像是帶著一身的光芒。他們迫不及待地要把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小夥伴們。在一次戲劇課上,參加集訓的孩子主動上台表演,精湛的演技讓台下的小夥伴們驚歎不已。
“哇,你這表情太到位了,是怎麼做到的呀?”一個沒參加集訓的孩子羨慕地問。
“老師教了好多技巧呢,比如怎麼控製呼吸來帶動情緒,我演示給你看……”參加集訓的孩子熱情地分享著。
攝影課上,回來的孩子用專業相機拍出了美輪美奐的作品,還教其他孩子如何構圖、如何調整參數。
“你看,把主體放在這個黃金分割點上,畫麵就會好看很多,還有這個色調,稍微調整一下,氛圍感就出來啦。”
隨著孩子們的成長和分享,公益藝術教育項目愈發蓬勃發展。但林愉又發現了新的問題,一些偏遠地區的孩子雖然對藝術充滿熱情,可是由於家庭經濟條件限製,連最基本的繪畫工具、簡易相機都沒有,這嚴重阻礙了他們的學習。
林愉召集團隊開會商討:“咱們得想想辦法,解決這些孩子的工具問題,不能讓他們的藝術之路就這麼被攔住。”
有人提議:“咱們可以發起一個眾籌活動,向社會各界募集資金購買工具,然後統一發放給孩子們。”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眾籌活動迅速啟動,林愉和團隊成員們四處奔走宣傳。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孩子們渴望藝術卻缺乏工具的視頻,感人的畫麵觸動了無數人的心。
一位退休的老畫家看到視頻後,主動聯係林愉:“林老師,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想儘一份力。我這裡有一些閒置的繪畫工具,雖然不是全新的,但都還能用,我想捐給孩子們。”
林愉感激不已:“太感謝您了,您這份心意對孩子們來說無比珍貴,這些工具能幫他們開啟藝術創作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