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李良繼續堅持每天下午在球館投1000個三分,晚上則進入係統進入三分大賽挑戰伯德和25分的記錄。
伯德在被李良激怒幾次後,已經不會再出憤怒值了。
李良乾脆省去這個步驟,專心投入大賽中。
沒有了李良的激勵,伯德決賽的分數開始保持在22分左右。
對於李良來說,擊敗伯德已不再是任務的重點。
有兩次他都投出了24、23分,擊敗了伯德拿到三分大賽冠軍。
在全場的歡呼聲中,他高高舉起三分大賽的冠軍獎杯。
可惜最後還是彈出來一個【任務失敗】
麵對這種情況,李良隻能空喊一聲“我甘李良!”
係統把任務等級給提升了,雖然獎勵更多,但到不了手的獎勵都是空的。
沒有辦法,李良隻能繼續堅持訓練和做任務,讓自己在三分大賽中的心態愈加平和,逐漸達到一種“任你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的狀態。
就算拉裡-伯德在他麵前走來走去噴垃圾話,李良都麵不改色,心中毫無波動。
而且李良發現,自己的六維能力並不是一動不動的。
他的【空位三分】從之前的56提升到了60,有了4個點的提高。
【基本投籃】提升了2個點,達到了73點,【強投三分】提升了2個點,來到3點。
也就說,係統可以提升能力值,但平日裡艱苦的訓練一樣是可以的,隻不過提升很慢而已,並且有天花板。
除了【進攻能力】外,在【精神能力】這一欄,【抵抗壓力】從60提升了5個點,到了65,【抵抗乾擾】從50提升了5個點,到了55,【關鍵時刻】從10提升了1個點,到了11。
這個說明,係統任務環境對人心態的錘煉,一樣是有效果的,並能顯現在麵板上。
這種動態變化給了李良更大的信心和動力
從4月3號開始,半個月的時間,李良堅持不懈每天進行一千球的投籃訓練。
卡利帕裡時常抽空過來進行指導,幫助李良穩定投籃身姿。
一直到4月下旬,卡利帕裡要開始和學校招生處一起去全美拜訪那些天才高中生,用他名教頭的身份“勾引”他們來肯塔基上學,所以沒有辦法再幫李良訓練。
兩個星期的時間,卡利帕裡看到了李良的刻苦和堅持。
他隻能感慨,如果上帝多給李良一些天賦就好了。
李良倒是沒有這種感慨。
他從一開始的著急,到慢慢放平心態,到現在站在三分線前,已經信心十足,視拉裡-伯德這種曆史級巨星如無物。
畢竟真實的曆史三分大賽隻有一次機會,他現在可以一次又一次存檔挑戰,感覺自然不同。
卡利帕裡離開的第一天,這天李良沒有去球館訓練。
他選擇去放鬆身心,跑跑步,看看電影,看看比賽,還和魏大至打了幾把遊戲。
到了晚上,他再進入【全能王者】係統,此刻1986年的三分大賽對他來說已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場邊的解說是裡克-巴裡和比爾-拉塞爾,六七十年代的兩位偉大籃球手,做解說真是糟的不能再糟。
還有場下的記者、觀眾,李良每一個都很熟悉,甚至他們要說什麼,會有什麼表情他都清清楚楚。
一種了若指掌的感覺,這種感覺很好。
伯德照舊“爭第二”的宣言,李良隻是深深看了他一眼,什麼都沒說。
來到場上,第一輪,李良拿到17分,比伯德高一分,過關。
第二輪,李良拿到20分,狀態慢慢好了起來,進入決賽,得分還是比伯德高。
這樣,伯德第一個出場,他比曆史多拿了兩分,拿到了24分。
一個相當高的分數。
不過,伯德得多少分已經不重要了。
伯德已經不再是李良的對手,甚至25分的記錄都不是李良的對手。
李良的對手隻有他自己。
在李良眼中,球館依舊閃亮,耳邊,觀眾的呼喊聲依舊吵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