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比賽結束,魔術隊24:20,領先活塞4分。
活塞的進攻打得實在是慘不忍睹,因為有大本這個點,所以進攻端基本就是4打5。
李良在湖人習慣給霍華德喂餅,在活塞就不行。
而且03年NBA的戰術和13年有很大區彆。
三分戰術還不是那麼的重要,低位戰術占據的比重很多。
場上空間狹小,李良第一節隻投中1個三分,另外兩次出手都沒能命中。
防守上,麥迪在經曆了開場的低迷後,重新找到了感覺。
第一節他7投3中,拿下了6分。
李良正在找尋著防守麥迪的感覺。
第一、第二節間休息的時候,裡克-卡萊爾要求李良多往內線去,多打籃下。
李良充耳不聞,聽你的活塞能爆冷輸給魔術?
這時候的金凱瑞還沒有摸到冠軍教練的門邊,對活塞這隻球隊的理解存在一些問題。
他想把活塞打造成攻防平衡的球隊,而他的繼任者拉裡-布朗明確了活塞就是要防守至上。
所以拉裡-布朗成功了,而卡萊爾的活塞隻是強隊。
李良對卡萊爾隻有一個要求,“麥迪上的時候,我也要上,讓我去對付麥迪。”
卡萊爾點了點頭,讓李良對付麥迪的確比庫裡要好。
庫裡首先身高上的缺陷就無法彌補,6尺5差了麥迪太多了。
還有,庫裡從來都不知道,要從後場就開始盯麥迪。
防守麥迪,絕對不能給他太大的助跑空間,不然他的大跨步加速,外加乾拔跳投,會讓你的防守形同虛設。
第二節比賽開始以後,李良開始給麥迪上強度。
隻要麥迪拿球,李良一定會跟著,然後一隻手控在麥迪的腰部,貼近,不給麥迪啟動空間。
如果麥迪啟動了,就迅速後退,讓麥迪有機會乾拔跳投,但不能強突籃下。
如果他選擇乾拔跳投,那李良再用最快的速度上前封蓋乾擾。
他的彈跳力增加了10點,乾擾能力變得更強了。
即便如此,防守麥迪依舊是件苦差事,是一個係統工程,僅僅依靠李良一個人是不夠。
所以李良在球場上,不停的和本-華萊士進行溝通。
華萊士的協防是一流的,防守經驗和球商相當的高,是活塞隊防守端的真正核心。
幾場打下來,李良知道了華萊士的一些防守特點和喜好。
兩人在進行充分的溝通會,適當情況下會進行換防。
李良本身有內線防守能力,他會換到內線去對付古登,保護後場籃板。
這樣,大本可以放心的撲到外線來,壓迫麥迪的球路。
之前庫裡是缺乏這種能力的,導致麥迪在外麵投開了,大本也幫不了忙。
他必須死守在籃下才行。
第二節,活塞和魔術打得難解難分,雙方半場結束打成了48:48,平手。
雙方的得分實在是不夠高,場上打鐵不斷,失誤頻頻。
到了第三節,活塞的進攻還是沒有什麼好轉。
不過李良無所謂,對他來說,進攻差才好呢。
兩邊比分緊咬,活塞才能全力去防守。
場麵打得非常難看,每一次傳球都不流暢,每一次接球都磕磕絆絆。
想要進一個球,真的是無比艱難。
李良把精力全都放在了防守上,進攻端完全收著打,也不著急進攻,不著急投三分。
然後防守端他全力去死盯麥迪,不管麥迪手裡有沒有球。
其實在這點上,魔術做的很好。
裡弗斯顯然在賽前準備上壓過了卡萊爾。
整場比賽,都是讓阿姆斯特朗、雅克-沃恩死死盯住比盧普斯。
不管比盧普斯手上有沒有球,魔術球員永遠纏在他身前,讓他不能舒服接球,不能舒服出球。
這一場,比盧普斯投籃命中率低的發指,16投3中,百分之二十都不到的命中率,科比都沒這麼過分的。
因為裡弗斯早早就意識到,比盧普斯才是活塞進攻真正的大腦。
活塞看似沒有進攻的絕對核心,但作為控衛的比盧普斯,是活塞進攻最強的發動機。
遏製了比盧普斯,僅僅依靠漢密爾頓的無球跑位,還有其他幾個球員的個人零敲碎打,進攻端是發揮不出優勢的。
裡弗斯的防守策略打在了活塞的命門上,後麵幾場,甚至把比盧普斯遏製到單場5分。
然後他們3:1領先被翻盤,也是因為控製不住比盧普斯了。
第六場主場淘汰活塞的最好機會,被比盧普斯轟下40分,打回底特律,形式完全逆轉。
這是後話,這場比賽,魔術的策略是成功的,起碼成功了一半。
因為還有一半的變數,就是李良,除了開場那一段,他進攻端一直憋著。
開場7:0,是不想活塞上來就落後,後麵不好追。
這場任務要完成,既要贏,也不能贏太多變成對攻。
隨著第三節,李良和華萊士聯手對麥迪的控製越來越嚴,麥迪在進攻端的選擇開始出現傾斜。
他開始更多的以外線的乾拔跳投來終結進攻。
其實他的跳投還是很準的,第三節,當反擊中他投中一記三分球時,得分已經來到了20分。
20分,李良還有10分的容錯度。
對於李良來說,他其實也是在賭。
防守超級巨星,其實就是賭,因為肯定不可能完全鎖住他的。
李良是賭麥迪到了第四節,投籃的手感會下滑。
他堅持放投不放突,不輕易下手犯規給麥迪輕鬆罰球的機會。
當然,光靠防守還是不夠的,防守永遠是被動的一方。
李良還需要進攻,要攻擊麥迪這個點,去消耗他!
但李良那個三腳貓的持球進攻,在常規賽用用還行,在季後賽,還是03年東部的季後賽想打麥迪,就比較搞笑了。
所以,李良還是要發揮他三分球和無球跑位的優勢。
第三節比賽結束,麥迪得到了22分,活塞隊和魔術戰成了66:69,活塞落後魔術3分。
今晚魔術打得的確很好,防守端把活塞最重要的兩個攻擊點比盧普斯和漢密爾頓都限製的很死。
李良進攻效率很高,拿下10分,不過他出手選擇很慎重,一直在等待機會。
這場比賽,活塞的三分球投的很差,全場命中率不到百分之三十。
因為活塞外線兩個持球點被壓死,內線大本又毫無進攻能力,導致好些三分都是勉強出手,命中率當然不高。
所以,李良預測,到了第四節,雙方體力下滑,魔術隊外線防守的壓迫性會降低。
屆時他的機會就來了。
此時,奧本山宮殿球館已經沒有開場時那麼吵鬨了。
信心滿滿的活塞球迷沒想到首輪第一場就被魔術壓著打。
裡克-卡萊爾從頭到尾司馬臉,他在賽前策略上被裡弗斯完全壓製。
第四節比賽一開始,麥迪和李良都在場下休息。
雙方在場上又是防守大戰,比盧普斯在手感不佳的情況下,嘗試殺入內線造犯規來獲得得分機會。
而魔術今晚外線三分投的很少,但命中數和活塞竟一樣。
替補登場的克裡斯-惠特尼第四節一上來就命中一個三分球,把分差拉開。
裡弗斯今晚是大膽啟用了11人輪換,來適應季後賽高強度的對抗,不停給活塞雙槍施加壓力。
卡萊爾是越來越著急,因為找不到破局的辦法。
李良卻提醒道:“彆急裡克,你待會兒派我上場就行了。”
說實話,李良心裡其實也沒底,到了籃球場上,誰能說自己百分百可以命中投籃?
喬丹都不行。
但一定要有這個自信。
第四節打到四分鐘,麥迪經過充分的休息,重新回到了球場。
李良也從板凳席上站起來,準備登場。
最後決戰的8分鐘。
李良伸了伸胳膊,動了動手指,心說這手可要爭氣啊,彆大半場沒投,沒手感可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