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論道(1 / 2)

隨著黎明的到來,太陽從沅江上緩緩升起,灑下溫暖的光芒。金色的陽光穿過雲層,照射在古老的殿宇上,仿佛為這座,曆史悠久的南嶽殿,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殿宇的磚瓦、石柱和雕刻在牆壁上的圖案,都被陽光照亮,顯得更加壯觀和輝煌。

殿宇似乎煥發出來。新的生命力,讓人們感受到了,曆史的厚重和底蘊。

經過無數輪的辯解,誰也說服不了誰。

時間悄然而過,已經論道一天一夜了。修士們自然不需要吃喝。

夜晚降臨的時候,廣場上那十八根白玉柱子,通體發光,亮如白晝,沒有耽誤到,一眾修士的求知欲。

這場辯論愈演愈烈,各方的觀點,在激烈的討論中相互碰撞,每個人都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試圖證明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有人認為道是一種,超越物質世界的精神追求;有人則強調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有人主張通過冥想和修行來感悟道;有人則認為道,可以通過行動和奉獻來體現。

李霖對眾人說的都很感興趣,他對道的理解,好像很是模糊。

聽了一天一夜,著實收獲不小,眾人的言論,給他帶來了很多啟迪。

一名麵色白稚的少年說道:“道,雖展現為自然之規律,但修道之人,並非僅僅被動順應。修道者心懷壯誌,欲突破自然之束縛,探尋更高之境界。日月星辰看似恒常運轉,四季更替似有定規,然而修道之人,不甘於被這既定之序所限。他們以頑強之意誌、無畏之勇氣,挑戰常規,試圖打破自然之枷鎖,此非逆天而為何?”

一名老叟微微點頭,說道:“道,是一種無形無象的存在,它蘊含著宇宙萬物的本質和規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的,隻有通過內心的感悟和修行,才能逐漸領悟道的真諦。”

又一名身材矮小的老嫗說道:“修道之過程,往往是對自我的超越。自然賦予我們,生老病死之命運,而修道者卻力求突破此限,追求長生久世、精神不朽。他們通過艱苦之修行,磨礪身心,與命運抗爭。這無疑是對,自然既定法則的挑戰,是一種逆天之舉。

“且看亙古諸多修道之士,他們或入深山,或訪名川,尋求奇法異術,為的就是超越自然之限製,成就非凡之境界。他們不滿足於,順應自然的平淡,而是勇敢地踏上,逆天而行的修道之路,以實現自我之價值與追求。”一位麵色紅潤,白發齊眉的道士,連忙辯解道。

一個胖乎乎的和尚,笑嘻嘻的說道:“道無定法,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天性和人生目標,去探索適合自己的道。在修行的過程中,需保持一顆敬畏之心、一顆求知之心、一顆堅定之心。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調整自己的心態,逐步接近那心中,所追尋的道。無論選擇何種道,都應秉持著真誠、善良、努力的品質,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去領悟道的真諦,實現自我的成長。

一位麵容普通的女修爭辯道:“然而,需明確的是,所謂“逆天而行”,並非盲目對抗自然,而是在對道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基礎上,以一種超越常規的方式,去探索、去實踐,為道賦予新的內涵與可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仿佛沒有儘頭,永無止境的討論著。

當爭論又逐漸,趨於白熱化時,高台上,雲海上人忍不住,輕輕咳嗽了一聲。

台下眾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身上。

雲海上人緩緩說道:“道,不可言,不可名。何為道?道在萬物之中,又在萬物之外。道是那宇宙的本源,是一切存在的基礎。它蘊含著無限的奧秘和力量,卻又難以捉摸。修何道?道無定法,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關鍵在於用心去感受,用行動去踐行。道不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方式。它要求我們保持平和、善良、謙遜,以一顆敬畏之心,對待自然和生命。”

雲海上人不愧是金丹期大圓滿,一席話,如同一縷清風,平息了眾人的爭論。

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仿佛在雲海上人的話語中,找到了一絲關於道的啟示。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