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意味著藝人私生活三百六十度地全麵開放,除了舞台形象和屏幕形象之外,個人形象的重要性也被放大,沒有人希望自己隨意邋遢的形象在網絡之上瘋狂傳播,僅僅隻是腦補一下就頭疼欲裂。
於是,這也就誕生了一項全新職業:
造型師。
這些造型師和傳統職業稍稍不同,他們負責為藝人私底下的個人造型構思,不管是前往街角便利店買薯片,還是和朋友前往享受派對之夜,非工作場合的服裝造型全部由專業人士一手包辦全權負責。
他們的工作,不僅需要按照季節塞滿整個衣櫥,而且需要完成全部搭配,什麼上衣搭配什麼褲子搭配什麼鞋子乃至於什麼裝飾配件等等,全部清清楚楚羅列,確保每個環節都在專業人士的把控之中。
像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這樣的頂級巨星,往往一個季度就可能更新三到四次衣櫥。
也就是說,所謂私生活的個人真實打扮,也成為一項專業工作,“真實”的定義需要再次打上一個問號。
而現在,則不然。
除非是前往首映式、頒獎典禮或者電影節等等正式場合,藝人私底下的服裝造型全部由自己負責。
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想怎麼穿就怎麼穿,儘情放飛自我。
所以,如果現在翻開報紙雜誌,看到狗仔偷拍的照片,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服裝造型搭配,絕對黑曆史;隻有非常少數自身就具備時尚品味的藝人才能夠幸免,但
偶爾也可能出現翻車慘案——
畢竟,在2000年,沒有人會盛裝打扮去倒垃圾,也沒有人會為了買咖啡而專門挑選一套服裝搭配。
此時,達倫帶著安森前來買手店,完全由安森自己挑選。
與其說是前來打造形象,不如就說他們是前來購物的。
達倫說的是實話。
對於時尚,安森有自己的理解。
前世,他也曾經年輕過,什麼跟風潮流、什麼特立獨行、什麼時尚單品等等等等,經過無數次踩雷後,這才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
所謂時尚,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想出現“賣家秀”和“買家秀”鮮明對比的慘案,不要盲目跟風也不要緊追潮流,不要特立獨行也不要放任自流,真正靜下心來了解自己熟悉自己,這是關鍵。
安森想,他對周一的“亮相”,已經有一個概念。
不需要太正式太隆重,免得顯得愚蠢。
也不能太簡單太隨意,避免顯得廉價。
一點從容,一點自信,再加上一點點隨性。
“啊,抱歉。”
安森正在挑選衣服,結果一抬頭就看見龍門架後麵角落裡安靜站著一個身影,蒼白而瘦弱,略帶靦腆,就好像會出現在“閃靈”那座酒店某個角落裡一般,安靜地、神秘地、靜靜地注視眼前發生的一切。
安森被嚇了一跳。
那個男人卻顯得非常淡定,看著安森手裡剛剛挑選的牛仔褲,“這條褲子的版型,是一次不錯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