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有這樣一個思想誤區,花瓶不需要演技,負責好看就好了;但事實上,花瓶也有好壞之分的。
好的花瓶,也需要演技,恰到好處地展現魅力並且契合劇情;優秀的花瓶,甚至還能夠配合劇情製造額外的吸引力,成為錦上添花的一筆,賦予電影在劇本之外的影像魅力,讓觀眾完全帶入電影裡。
花瓶,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夠勝任的。
現在,蓋瑞就需要安森拿出演技——
然後。
蓋瑞就看到眼前的年輕人,眼睛低垂,稍稍調整一下,等待再次抬起眼睛裡的時候,光芒就消失不見了;下頜微微收斂,眼睛下垂十五度左右,本來安森喜歡平視對方的眼睛,但現在則稍稍錯開,雙方的眼神交流紐帶形成一個錯位,整個氣質也就發生了變化。
而且,奇妙的是,沒有什麼負麵情緒,就是低調內斂平靜,隱隱約約透露出些許疲倦。
疲倦?
這是正常的嗎?
但毫無疑問,安森依舊是那個安森,卻全無光芒。
五官,當然還是好看的,但這樣的好看卻是二維的平麵的紙片的,沒有生命沒有色彩也沒有層次。
這樣的帥哥,在好萊塢數不勝數,偶爾匆匆掃描一下可能會停頓片刻打量一番,卻不會想再多看第二眼,轉過身可能就徹底遺忘,因為整個好萊塢最不缺乏的就是俊男美女,著實沒有必要太過在意。
安森,就坐在眼前,卻變得平庸起來,沒有了驚豔之感,一個低頭一個抬頭,卻判若兩人。
這,真的是可能的事情嗎?
即使一切就在眼前上演,蓋瑞也還是感覺到驚訝,還有意外。
倒也不是說演技多麼厲害,主要是蓋瑞完全沒有對安森懷抱任何期待,帥哥帥哥帥哥的形象直接就和花瓶、偶像、沒有演技畫上等號,形成一個刻板印象,然後,毫無預警之下看到這一幕。
那就是驚喜了。
蓋瑞錯愕地看向瑪西亞,然後也在瑪西亞眼睛裡尋找到了玩味,一副意味深長的表情細細打量。
瑪西亞察覺到蓋瑞的視線,轉頭看過來,露出一個笑容,輕輕聳了聳肩,那表情那姿態著實再明確不過——
由你決定。
瑪西亞有些得意,但她認為自己值得。
在“GQ”上看到照片,刹那驚豔,但如果要說看到無限可能,百分之百是謊話,瑪西亞主要還是看到安森掙脫束縛、打破框架的靈氣,西裝與滑板鞋的搭配帶著矛盾又渾然天成,與角色產生些許契合。
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下,死馬當活馬醫,瑪西亞才帶著雜誌前來。
其實,瑪西亞自己也沒有深入調查了解,缺少底氣,隻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讓蓋瑞儀式到她依舊在努力依舊在嘗試,哪怕蓋瑞無法滿意,至少也沒有必要一直催促,為瑪西亞找到其他人選贏得時間。
結果,卻有意外收獲。
這就隻有一個解釋——
直覺。
瑪西亞想,果然自己的直覺是正確的,事實又再次證明自己的能力,慧眼識珠。
但麵對蓋瑞,瑪西亞沒有多說什麼,點到為止就好,反正她的工作成果已經展示,剩下的就交給蓋瑞。
拍板權,還是在蓋瑞那裡。
不過,現在和此前稍稍不同,瑪西亞有信心,所以,此時就看不到焦慮和急躁了。
一副薑太公釣魚的姿態,不想罵粗口了、背挺直了、嘴角上揚了。
情況,多麼有趣。
蓋瑞能夠看得出來瑪西亞的自信,他沒有多說什麼,重新看向安森。
理智一直在踩刹車,告誡自己不要操之過急不要妄下判斷,現在就連女主角也隻是來到二選一的階段,他們還等待進一步討論拍板,男主角同樣還有時間,讓瑪西亞繼續探索不同可能性,開放可能。
一次試鏡就拍板,沒有必要,真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