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公主日記”劇組拍攝氛圍輕鬆愉快,工作進度也略微領先計劃,即使是工作也保持不錯的心情,儘管如此,但朱莉-安德魯斯抵達劇組之後,整個工作氛圍居然更加歡快起來,洋溢著幸福。
安妮清楚地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不僅因為擔任一部電影的女主角,而且因為她能夠近距離地觀察傳奇並且從傳奇身上學習經驗,演變為自己成長的養料,她有一百個理由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
朱莉特彆喜歡安妮,合作拍攝三四次之後,朱莉能夠感受到安妮的好學,儘管緊張儘管青澀儘管忐忑卻始終在學習,並且每次能夠根據指點完成調整,真正用心聽進去然後自己消化自己完成成長。
這,非常難得。
朱莉也不吝嗇自己的經驗,如同知識寶庫一般,對安妮進行細節提點,讓安妮更好地傳遞角色情緒,以及蓋瑞希望看到的幽默效果——
歸根結底,“公主日記”是喜劇,如果不能讓觀眾開心,又如何算是喜劇呢?
安妮,正在不斷學習。
“呼。”
安妮長長吐出一口氣,看了安森一眼,瞪大眼睛做了一個小小的鬼臉,“祝我好運,我準備登場了。”
今天這場戲,不容易。
因為是純粹喜劇,甚至需要搞怪一些,不足的話就不好笑、浮誇的話就是小醜,他們需要拿捏分寸。
這,也恰恰是最困難的部分。
安森朝著安妮揮舞一下拳頭,展露一個大大的笑容,“沒有必要緊張,隻需要拿出鬼臉大會的三層功力就足夠,我相信你可以的。”
“哈。哈。哈。”安妮乾笑了三聲,轉身朝著聚光燈照耀的位置走去,從緊繃的肩膀線條就可以看出來:
緊張,在所難免。
某種意義上,安森甚至比安妮更加期待。
旁觀學習的機會,又來了。
今天,他可以近距離觀看朱莉表演喜劇,看看如何優雅地搞笑卻又避免嘩眾取寵、如何巧妙地融入幽默卻又避免陷入浮誇油膩的陷阱,這樣的機會可不是天天有的。
一般來說,觀看表演的時候,抓住注意力的往往是台詞,因為聲音抓住耳朵、也因為台詞反映內容,當觀眾評判表演的時候,台詞功底也屢屢被提及。
的確,默片時代已經是非常非常久遠的記憶了。
安森,也不例外;但奇妙的是,當他觀看朱莉表演的時候,牢牢抓住注意力——包括眼睛和耳朵的,卻不是台詞。
前幾次,安森想,那是因為“公主日記”裡的台詞以生活氣息為主,沒有那些誇張狗血的戲劇效果,演員表演起來的時候也就需要更加自然更加輕盈。
——如何展現台詞的生活氣息,這也是一個難題。
所以,安森一直在觀察朱莉對那些台詞的處理;然而今天,安森終於意識到,重點不在於台詞,而在於姿態,站姿、坐姿、形態等等肢體語言。
可是,為什麼呢?
用眼睛觀看用心感受,確實能夠品味出表演的味道;但用語言描述,安森卻無法找到準確的詞彙。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卻真實存在的感受。
非常特彆。
在電影裡,有這樣一幕,主角是米婭以及負責為米婭形象大改造的造型師,他們站在三麵落地穿衣鏡前麵進行審視,觀察應該從哪裡入手改造。
顯然,造型師居然大驚小怪地製造出驚嚇和恐懼,以這樣的方式凸顯改造難度,製造喜劇效果之餘,讓觀眾對改造結果充滿期待。